一线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操作手册


本资料为 “促进青海、安徽两省流动和留守儿童社会保护项目组” 的项目内部资料。

对一线儿童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一线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操作手册"

“This publication has been produc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ida. The conten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the sole esponsibility of and can in no way be taken to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ida.”

“该文件是在欧盟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的资助下完成。开发团队对文件内容独立承担全部责任,该文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代表欧盟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的观点。”

1、基本概念

1.1 儿童的年龄界定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儿童指 18 岁以下任何人,除非对其使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 18 岁。”我国儿童、少年、青年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 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 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结合上述情况,我们将儿童年龄界定为 0—14 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1.2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的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儿童社会工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它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其对象是所有儿童,是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已逐渐成为儿童工作的发展方向。

1.3 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3.1 儿童社会工作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体系

(1)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所有儿童以及儿童所有方面的问题;

(2)儿童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

(3)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的手段(专业技巧、专业人员)。

1.3.2 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

(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

(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

1.3.3 儿童社会工作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恪守专业的价值伦理

(1)儿童福利及儿童福利政策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坚实基础;

(2)科学进步的儿童观是儿童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

(3)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1.3.4 儿童社会工作依据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

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工作指导。主要包括:

(1)生物学方面的理论;

(2)心理学方面的理论;

(3)社会学方面的理论。

1.4 儿童的需要

  1. 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基础性需要):家庭与社会应提供青少年及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基本生活和养育需求;
  2. 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身心照顾、医疗保健服务等):包括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和预防保健服务;
  3. 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物质的、精神的):家庭应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管教的环境;
  4. 满足学习的需要(受教育的需要):社会应提供充足的就学机会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5. 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应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和设备,并教导其学习良好的娱乐态度及习惯;
  6. 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人际交往技巧、适应能力、价值观):家庭与社会应培育青少年和儿童有关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技巧、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7. 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自我认同):家庭和社会应协助青少年和儿童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的能力;
  8. 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保障儿童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及免于被伤害等权利。

2、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流程

2.1 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2.1.1 接案前的准备

  1.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① 主动求助者(自己找来的);

 ② 他人转介而来的(别人介绍的);

 ③ 社工主动接触的(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的)。

  1.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① 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工作好做);

 ② 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

  1.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1.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的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2.1.2 面谈

  1. 面谈的目的和面谈的场所的安排

面谈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面谈地点尽量让服务对象感觉自由、舒畅和随意,促进无拘束的沟通与交流。

  1. 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他有什么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想干什么,社工与服务对象各自的期望);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别急,慢慢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你有没有试过?);

(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作进程。

  1. 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向服务对象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和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看法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消除服务对象的疑虑,使他们顺利进入受助者的角色。

(2)沟通

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沟通要注意运用同理(同感)表达:指工作员进入并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过程。以简短正确的话语,表达出当事人感觉、情绪;不分析、不评价。如:

“你会觉得自己……/ 对你来说好像……/ 好像你会觉得……”

“你认为……/ 你觉得……/ 你感到……”

“对你来说……/ 是不是你会觉得……/ 我听到好像你觉得……”

(3)倾听

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对方为中心。

鼓励支持:指工作员透过适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鼓励案主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2.1.3 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 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1)服务对象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

(2)身体状况:对服务对象病史的了解,有无疾病、遗传病及慢性疾病等,现在情况怎样(身体和精神);

(3)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点;

(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1. 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1)询问:问服务对象及其家长;

(2)咨询:问专业人士;

(3)观察:进行家访、座谈会、访问社区;

(4)问卷调查:让服务对象及家长填写问卷。

2.1.4 做接案会谈记录

进行接案会谈后社会工作者要将会谈的内容和结果记录下来。记叙性记录是常用的形式,内容大致包括:面谈目的;面谈过程;对面谈总体评估;对以后面谈的建议。

2.1.5 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基本上都是人命关天或安全性问题);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尊重案主,先处理简单问题);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2.2 预估

2.2.1 什么是预估

预估就是依据既定情景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的结论的逻辑过程。

2.2.2 预估目的

预估是一个认识服务对象的过程。目的是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预估最终目的是要对于正确的计划作出贡献。

2.2.3 预估的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与持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对问题的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优势视角);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2.2.4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2.3 计划

2.3.1 目的和目标

目的是指:介入工作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了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

二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介入工作的长远目标,目标则是每个阶段的近期具体计划。只有实现一个个具体目标,才能达到总体的目的。目标是具体的工作,是对总体工作目的的分解。

制定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的目标及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最后达到改变的总目的。

2.3.2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社会工作介入所关注的问题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以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等问题。

计划中要正确和详细写出在预估阶段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以便在介入阶段督促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关注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系统,即目标系统,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关注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

2.3.3 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政策倡导。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紧急安置、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

2.3.4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计划要能够总结与度量,方便评估。

2.3.5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2.3.5.1 设定目的和目标

(1)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测量的。

(2)目标设定包括的程序和工作

 ①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②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③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④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⑤ 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3.5.2 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

(2)选择介入行动

 ① 危机干预(紧急干预或通报);

 ② 资源整合;

 ③ 经济援助(常规援助:制度性帮助;临时援助);

 ④ 安置服务(通常包括儿童、老人、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

2.3.5.3 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

(1)书面协议:列明各项工作目标及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协议对于改变过程是有积极帮助的,所以,一般来说最好是能够制订书面协议,使其起到督促双方的作用;

(2)口头协议:在效用上与书面协议没有明显的不同,一般用于专业关系建立的初期,是服务对象还不习惯签订协议时的变通。

2.4 介入

2.4.1 介入的分类

(1)直接介入

是指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2)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它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性工作实务。

(3)综合介入

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这种从人与环境两个环节介入的策略构成了将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接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

2.4.2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2.5 评估

2.5.1 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2.5.2 评估的类型

2.5.2.1 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做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

2.5.2.2 结果评估

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

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相对而言,目标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

2.5.3 评估的方法

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

2.5.3.1 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大致包括三种手段:

(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2.5.3.2 基线测量评估

社会工作评估中,运用较多的是基线测量评估。

(1)基线测量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2)应用范围

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如: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前,给自己的积极情绪打 4 分,接受服务后给自己积极情绪打 9 分,说明介入的成效。

2.5.3.3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2.6 结案

2.6.1 什么时候可以结案

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

2.6.2 结案的类型

(1)目标达成的结案;

(2)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2.6.3 结案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完成评估,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机构,处理服务对象情绪);

(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包括转介);

(4)撰写结案记录。

2.6.4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2.6.4.1 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结案时社会工作者要强化正面反应,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者要避免可以渲染这种气氛,以防止产生离别的伤感情绪,影响服务对象正常的情绪反应。

2.6.4.2 服务对象常见的负面反应

(1)否认——不愿意承认已经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与工作者见面、心不在焉等;

(2)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

(3)依赖——对工作者过分依靠;

(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

(5)愤怒——表现为对社工的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6)讨价还价——当发现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

(7)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2.6.4.3 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1)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3)在结案阶段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帮助;

(4)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的助人关系;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3 一线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和工具

3.1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儿童社会工作在具有一般社会工作普遍特性的同时,也因儿童这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助人手段中融入了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套专门面对儿童群体的专业理论、伦理和服务方式、技巧体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等多种方法,从儿童个人、家庭、学校、亲友、社区环境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介入,满足儿童的成长发展需求,协助儿童及家庭发掘自身和系统的潜力,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整体福利状态的提升。在具体的介入过程中,接案的技巧,支持、影响和引导的技巧,以及帮助儿童开始改变的技巧等,作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作技能,均在实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1.1 儿童个案工作

儿童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与儿童和家庭成长发展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帮助儿童个人及其家庭(特别实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发掘资深能力,开发和利用有利资源,改善现状、解决困难。服务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儿童摆脱困境,并通过能力的提升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水平,以便应对新问题和新困境的挑战;同时改善家庭功能和互动系统,将家长等监护人纳入服务范围,协助其建立良性的家庭照顾、教育引导、监督系统,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阶段与一般个案工作相同,需要经过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定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等几个步骤(具体方法详见上一章)。在儿童服务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些儿童及家庭面临多种需要,这时,我们需要采用个案管理的模式来开展服务,下面介绍个案工作中常用的个案管理模式。

(1)儿童个案管理工作

个案管理主要用于帮助那些自身和家庭同时有很多种需求的儿童,即以高危家庭儿童受到过重大创伤的儿童为中心,围绕改善儿童家庭环境或治疗儿童创伤展开一系列综合而持续的服务,以实现保护儿童权利、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为目的。个案管理的服务模式能够确保对每一个儿童进行个别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服务;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整合儿童社会网络体系中的资源,为改善其生存环境提供支持。因此,社区儿童保护服务具有既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健康,又注重儿童成长环境资源整合的特征。

(2)个案管理中的个案服务流程

为详细说明儿童保护服务流程,将依据中国儿童中心的“儿童保护个案管理工作流程图”,详细说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重点。根据该“流程图”,儿童受害事件服务流程的启动源自“报告”;随之开展“调查预估”,此结果将是否影响“成案”;如果“成案”,则开始“服务计划”的规划与“家庭服务计划”的拟定;最后通过“追踪评估”来决定是否“结案”。下面各节即依据此流程一一说明社区儿童保护工作人员和单位在各阶段应该扮演的角色与应担负的责任。

① 发现与报告

对于儿童社工而言,其个案管理相关的服务技能主要是识别儿童是否受到了伤害,并初步确认伤害的类别,更精准的判断可以通过与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进行合作来实现。另外,因为儿童伤害问题多发生在家庭或朋友当中,十分隐蔽;加上儿童往往由于心智发育未成熟等原因,并不能清楚地说清自己的遭遇,因此,要弄清楚他 / 她们究竟经历了什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观察和识别儿童身体或与之相关的行为和痕迹就显得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受害儿童的身体指标可能轻微,也可能严重,大都可以容易地观察到。同时,社工还需要关注儿童的衣着、打扮、说话、等等。父母的态度、行为、婚姻状况、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信息,也可能为社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社工需仔细观察儿童的身体不合理的伤痕、不寻常的行为举止、不符合年龄的身体指标等方面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或者曾经遭受过躯体虐待、忽视、性侵犯、精神虐待等,同时任何人员观察到这些现象都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或社工报告,一般来说父母、医疗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保育人员、警察与司法人员等是与儿童息息相关的人群。

② 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儿童进行初步接触,了解儿童需要、期望和问题,结合自身能力和机构功能评估是否可以提供服务,帮助其成为服务对象并建立专业关系,接受社工服务的过程。通过初步接触,社会工作者需要明确儿童接受服务的原因和意愿,初步评估期需要和问题,澄清其对自我现状改善和社工服务的期望,并确定是否可以为之服务,帮助其成为服务对象,或判断其需求是否与机构职能符合,是否需要采取转介措施等。

第一,接案准备

● 了解儿童来源,主动求助和被动求助的儿童接受服务的意愿及程度会不同。对于其他机构或部门转介过来的儿童,社工应详细了解转介原因、并根据机构及自身情况判断是否可以为其提供服务。

● 明确儿童求助意愿,不同程度求助意愿接案期工作重点不同。主动求助的儿童在服务期望和目标澄清的前提下,后期工作开展通常更顺利;被动求助的儿童在接触初期,社工可将工作重点先放在减少阻抗、增强儿童对机构和社工信任等工作上,并帮助其澄清问题,认识现状和需求,待其改变意愿建立后,再继续下一步的服务计划。

● 做好服务对象背景资料搜集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主要人生经历、当前生活背景和生活状态、与重要他人的关系状况及特殊情况等。搜集途径多样,均可汇总到以下接案信息表中(见附件1、表1接案信息表)。

第二,接案会谈要点

● 向儿童或其家长 / 监护人介绍社工本人和机构的基本信息

● 说明服务目标、服务原则和双方权责

● 解释服务对象对以上问题提出的疑问

● 打开话题,引导儿童自我介绍并表达对服务的期望

● 鼓励服务对象陈述自己的问题,了解问题的表现、影响,服务对象本身对问题的界定及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 进一步澄清双方权责,与服务对象达成共识,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

第三,会谈技巧

●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信任关系的技巧。社工可能在服务对象心中已被预设为监管者或长辈,因此社工应主动介绍自己,明确告诉儿童自己是和他平等的“协助者”和“陪伴者”的身份,语言应真诚可信,在行动上可根据儿童的身高蹲下交谈,以表示尊重和关心。

● 与儿童交流和询问的技巧。与儿童交流时,必须尊重儿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认真地理解儿童的谈话,不要轻易否定或质疑,发自内心地接受儿童的表达,不因为儿童稚嫩的语言而发笑或忽视。谈话切入点可从儿童最密切的简单琐事开始,如兴趣爱好等,激发儿童谈话的兴趣,再逐步引入会谈主题。提问时灵活使用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逐渐深入,善于从案主的话语中筛选有用信息,寻找到新线索追踪下去。

● 注意运用倾听和同理心。社工要时刻保持对儿童的关注,充分倾听儿童的想法,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理解儿童的感受,并适时作出回应。肢体语言方面,社工应重视细节,不能有下意识的不适宜的动作,如对话时不能看着其他人或地方,在方位上最好不要俯视儿童,让他们充分感到被重视。

● 适当借助游戏工具,促进会谈顺利进行。对于不善言语表达、沉默或抗拒型的儿童,可借助游戏道具展开会谈,在简单的游戏过程中陪伴和观察儿童的行为、表达,在象征性的活动中理解儿童所传达的意思。如借助绘画、玩偶等工具,通过场景、故事和人物关系的理解,反推儿童在实际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和状况。

● 处理会谈沉默的技巧。首先区分沉默是由社工引起还是案主引起。案主主动的沉默可能是因为思绪混乱,需要停顿片刻以理清思路,这种情况社工可给予案主适当聚焦的时间;也有可能是想给社工施加压力,这种情况社工应设法在短时间内用一些较易回答的问题打破僵局,先缓和气氛。社工引起的沉默,有的与社工的性格和经验有关,这样的沉默具有负面影响,一般应加强专业的培训和督导,避免发生。

第四,会谈注意事项

● 会谈时应避免给儿童贴标签,认可儿童自身的潜力和能力。

● 问题的界定和服务目标的确立需要儿童和相关人员的充分参与与认可。

● 会谈中有儿童的重要他人(监护人、陪伴者)参与时,应关注重要他人对儿童和会谈的影响。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时应与重要他人沟通,但需注意避免“代言人”的出现,核心信息应以儿童的表达为主。

③ 预估

当儿童成为服务对象后,社工的服务便进入了预估阶段。预估指在充分、全面地收集服务对象及其问题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服务对象及其境况,初步判定其面临问题的成因、现状、性质,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切入点的一系列服务工作。

第一,预估任务

● 识别儿童问题的客观因素,即了解儿童所处背景环境、与其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主要系统,以及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如困扰时间 / 持续时间,儿童应对措施等。

● 识别儿童问题的主观因素,即结合其人格特质和认知情感,考虑此时儿童的真实感受和特殊看法等。

● 识别儿童问题的成因和持续原因,有意识地寻找问题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源头介入。

● 识别儿童及其环境的积极因素,即儿童作为受助者的同时,其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及其环境中促使其正向改变的积极因素。

● 确定服务方式,为下一步计划制定做好准备。

第二,预估原则

● 个别化的原则。在面对儿童的需求和进行问题评估时,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其个人特点和环境去剖析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 共同参与的原则。社工在专业分析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观点、意见和反馈,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有效。

● 冷静客观与优势视角相结合。社工既应该理性的认识儿童的弱点也应注重挖掘儿童的长处,并充分发挥其能力,以促成转变的实现。

● 价值中立的原则。社工应注意不应将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见带入资料收集及分析中,也不能标签化或情绪化。

● 以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

第三,预估步骤

● 全面收集资料

从“人在环境中”的视角出发,社工收集的资料主要围绕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

个人资料:基本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生理健康状况(伤残情况、主要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目前患病情况、近期用药情况、饮食状况、锻炼习惯、与他人相比的身体素质等);心理健康情况(智力发展水平 、认知过程及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情绪性格、人格特质、自我认同感、自我调节能力、抗压和处理冲突的能力等);其他个人资料(个人出生及成长经历、重要回忆、人生转折性事件、兴趣爱好、日常活动等)

与儿童相关的环境资料:家庭环境(家庭类型、成员数量、互动模式、支配类型、成员关系、经济能力、生活习惯、重要事件等);社区环境(社区位置、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社会风气、邻里关系等);学校环境(学校位置、硬件设施、学制学年、教育风格、课程设置、教师性格、同辈群体的特质和关系等);社会大环境(城市规划、法规政策、社会服务组织等)

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资料: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及互动方式、亲子关系状况,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程度,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主要社会交际网络,对他人的看法和获得的评价,主要求助对象,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等

● 资料分析与问题预估

社工将经过整理和筛选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总结和提炼与儿童及其困境相关的有用信息,并进一步进行问题的归因,初步选取恰当的介入层面和介入模式,开始设计服务提供方案。对案主需求和问题的界定主要围绕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后果及对案主的影响等方面。在预估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案主的需求和问题:案主最初的需要和关注;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行为发生的地方及时间;问题行为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问题产生的后果;案主如何应对问题;涉及的主要环境系统有哪些,它们可以为案主提供哪些帮助;案主及其监护人改变的意愿是否强烈及其期待等(预估表见附件2)。

第四,预估方法

社工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案主系统的目标和特征差异,采取不同的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可视性图表、行为检测表、角色扮演、游戏、社区需求预测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预估方法:

● 家庭结构图

家庭结构图是预估常用方法之一,用于分析案主生活历史及各种社会关系和重大事件,以图形来表示家庭的树状结构,它可以提供有关家庭历史、婚姻、死亡等重要事件及家庭沟通及互动方式的概要信息。

家庭结构图中所使用的符号有特定含义,一般用方形和圆形分别表示男女性别;用线段表示家庭成员的关系形态或者婚姻状况:实线代表已婚,虚线代表未婚;从夫妇关系衍生下来的孩子以线段相连,父母和子女之间、子女之间用粗细实线表示关系的紧密和不紧密状况,虚线表示联系较少,波浪线表示关系不好;夫妇分居和离婚分别用“/”和“//”符号表示,孩子以出生时间从左到右排列,死亡的家庭成员在方形或圆形图上用“×”表示;还可以在每个图示上注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年龄,以不同符号表示有关结婚、分居、离婚、死亡等情况:例如,M' 1999 表示 1999 年结婚,C'2000 表示 2000 年同居,S' 2004表示 2004 年分居.D' 2005 表示 2005 年离婚等。另外,还可以用一些简单符号来记录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家庭成员的出生/死亡、毕业、工作/工作变动、生病、搬迁、意外事故、伤害等.在图下以说明的方式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提供者等。

"家庭结构图"

(家庭结构图示例)

● 生态系统图

生态系统图展示了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清晰地呈现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及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效地将服务对象与外在环境系统的关系通过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说明了系统之间能量的流动和各系统间的关系本质,以及上述关系与服务对象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系统、服务对象问题之间的关系。

首先用圆圈将其家庭系统表示出来,并将服务对象置于圆圈的家庭系统中,然后将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社会环境系统包含的人和团体、组织、机构等用圆圈(方形)表示出来;接着,用线段将各系统即圆圈连接起来,圆圈间的距离表示了关系的亲疏;连接圆圈间的线条构成则代表关系的本质:实线代表关系紧密,虚线表示关系不紧密,曲线表示关系有问题、有张力或关系紧张;系统间关系线条的箭头则表示关系的方向性。

"生态系统图"

(生态系统图示例)

④ 服务计划与干预

对儿童的问题和需要进行初步评估后,社工可引导儿童进入服务干预阶段。社工进行干预活动的介入层面可概括为个人和环境两类,再具体选择介入层面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层面入手。

第一,制定服务计划。

首先确立有针对性及具操作性的总目标,然后把总目标细化为有阶段性、可衡量、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然后按照主次管理、时间紧迫程度排序,根据顺序制定相应的可行步骤,最终形成服务方案。服务计划制定注意事项:

● 应保证儿童对计划设计的参与

● 将儿童的重要他人纳入计划中

● 注意授权和知情同意

● 注意计划的适时调整和修订

第二,落实和执行服务计划,即干预。

这是个案中最关键的一环,这个阶段社工要依据前期制定的工作计划,为案主提供个别、具体的服务。儿童社工最常采用的是心理治疗和环境改善这两种方式,根据需要也会配合生理治疗和经济援助服务。服务过程中社工要密切关注计划的进展情况,并随时给予适当的干预,明确计划中各自的角色定位,时刻注意环境对案主的影响,注意整合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案主正向改变助力(个案服务计划表见附件 3,个案服务记录表见附件 4)。

第三,服务评估

为了确认计划的实施程度和效果并进行总结改善,社工需对服务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即评估。评估可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类,即在服务过程中或结束时针对服务方法、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的分析,判断是否达到阶段目标及总目标,或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方法。评估可采用基线测量的方式,通过资料收集、观察、访谈等方式评估儿童参与服务前后发生的变化,最终结合社工的反思即总结形成评估报告。

第四,结案与跟进

结案是社工服务的最后一步,是服务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一般结案的时机在儿童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以及儿童已经有能力独自或依靠社会关系网络的帮助应付和解决余下的问题时,这是较理想的结案原因和方式;实务中也可能出现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结案,如儿童搬家、社工工作调动或出现社工或机构无法协助实现的新问题等,出现上述情况,除需要按照结案的程序进行总结,同时需要进行个案转介等工作。结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 总结当前工作成果,确认可以结案,对比服务目标和计划确认设立的目标基本达成。

● 巩固已有改变,讨论未来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

● 恰当处理依恋关系和负面情绪。方式有:增强儿童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结,帮助儿童与重要他人建立依恋关系;介入后期逐渐减少社工的直接服务;提前与儿童沟通好结束时间,做好心理准备;适当延续一些服务,待不安因素消失或减少等。

● 解除工作关系,撰写结案记录,并在必要时进行转介或开展跟进服务(个案结案表见附件5,个案转介表见附件6)。

3.1.2 儿童小组工作

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群体或相关群体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丰富多样性而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小组活动,结合小组动力和团体互助作用,借助组员间的鼓励支持、互助合作、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等方式,以促使具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儿童向着积极方向发展与转化,最终实现问题或需求的解决和个人的成长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该方法旨在借助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基础,借助专业设计的小组系列活动过程,来恢复和增强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3.1.2.1 儿童小组工作类型

典型的儿童小组包括兴趣小组(培养儿童某种兴趣爱好)、教育小组(教授和习得某项知识技能或提升技能水平)、成长小组(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潜能,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治疗小组(纠正儿童的认知行为问题,重建合适的心理行为方式)和支持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支持鼓励,通过沟通和互动相互影响,实现进步与改变)。实务中社工常需要将儿童的监护人或照顾者纳入服务对象,如开展“亲子沟通技巧训练小组”、“家庭环境改善小组”、“亲子教育小组”等。儿童小组由于儿童这一服务对象本身的特性是一项特别适合儿童的工作方式,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自然顺畅,引导和影响力的作用力也较强。

3.1.2.2 儿童小组活动的步骤

(1)计划准备,即为服务对象制定相应的完整的服务计划。社工应明确当前接受服务的儿童群体的类型。本阶段的主要工作需先确定服务对象,在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小组目标,结合儿童特性制定详细完整的小组服务计划,应包括小组开展背景、理论依据、目标、工作人员、对象、活动次数、每次时间地点及详细安排经费材料安排筹备、注意事项等。(小组工作计划书见附件7、小组工作具体活动计划见附件8、小组活动总结报告见附件9、小组活动成员签到表见附件10)

(2)小组建立,社工面向目标群体招募组员,成员最好在 6-12 人之间,遴选组员时应详细考察儿童的具体背景经历、现状,保证组员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均衡,初次小组活动时,社工应注意澄清小组的性质和目标,协助小组成员订立契约关系。

(3)活动开展,小组建立后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次数没有固定标准,一般不少于 6 次,如教育类小组(女生自我保护技能训练 8 次),也可以是兴趣小组,这类长期活动。

(4)成果巩固及评估,即处理小组的结束和未来发展。为了避免儿童处理不好离别情绪,社工需注意选择时机适时退出及组内领导人的培养。

3.1.3 儿童社区工作

儿童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主要介入层面,通过调动和组织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成员参与到与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发展相关的集体行动中,共同界定社区需要,协商并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儿童在社区内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社工在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应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自助互助自决精神,建立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保障儿童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

(1)社区教育宣传。社区是儿童除家庭、学校外关联最密切的环境系统之一,承载了儿童的生活、娱乐、学习的部分时间,对儿童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工可依托社区建立的儿童空间或活动中心,运用专业方法针对儿童需求和社区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有益于儿童成长的活动,如儿童科技、文化、思想、法制、安全教育等,引导儿童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儿童全面协调发展。

(2)社区环境建设。社区的环境和卫生直接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社工应优化社区环境,改善儿童生存空间,预防和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社区公共空间可设置儿童友好场所,同时在社区倡导儿童保护理念和知识,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

(3)社区儿童危机介入。

 ● 突发事件危机介入。在社区发生威胁到儿童安全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如火灾、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使之正常生活被破坏,身心状态陷入混乱,此时需要社工紧急介入, 对儿童进行调试和治疗,为儿童生活环境的重建和生活水平的保障筹集资源并合理安排等。

 ● 处于危险境况的儿童个案干预。需根据前文个案处理流程在保障儿童隐私的情况下介入,一旦发现儿童有遭受虐待或忽视的现实和风险(详情见附件初步判定儿童伤害的一般性指征),确认儿童受到虐待伤害后,需保护儿童生命健康安全,寻求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公安司法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帮助,阻断施暴行为;同时开展针对儿童的服务,如调整情绪、发泄痛苦、陈述内心感受,重新梳理自尊,学习自我保护和解决冲突的方法,了解陷入危机可求助对象和运用的资源等,帮助儿童走出受虐阴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4)社区资源整合。社工可适时调动社区人力、组织、物质、经济和精神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共享、流通等方式进行资源链接,以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

 ● 人力资源。社区居民中的同辈群体、在职人士、专家学者、离休干部、志愿者等

 ● 组织资源。政府、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居民小组

 ● 物质资源。室内外活动场地、活动设备器材等

 ● 经济资源。政府的财政划拨、社会或个人捐助、企事业单位赞助、活动收费等

 ● 精神资源。周边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等建筑设施,社区风尚和各类艺术文化活动。(社区活动服务计划书见附件11、社区活动总结报告见附件12、社区活动成员签到表见附件 13)

3.2 儿童社会工作常用实务方法

3.2.1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社工以整个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了解家庭内部组织结构、家庭成员互动过程、成员间沟通模式等方面信息,协助家庭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厘清彼此关系,修正家庭规则、调整权利和责任分配,解决面临的问题,并恢复家庭功能。根据不同的工作理念和服务目标,家庭治疗主要有以下方式:

3.2.1.1 结构家庭治疗

结构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生态系统,由若干单位组成,这些单位形成一定的家庭结构、权利架构及责任分工,每个个体的改变对整个家庭都会造成影响。因此儿童问题的出现可能由其所处家庭的动力系统和组织结构层面出现了问题,因此家庭治疗的焦点不在儿童个人,而在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现在的交往方式和关系结构上。常见的家庭结构问题主要有纠缠和疏离、联阵对垒、三角缠和倒三角等。所以社工介入的关键在于“去三角化”,让他们承认三角关系,并重新建立起两两互动的良性关系。主要步骤如下:

● 社工进入家庭,接触家庭成员,作为临时成员进入系统,适应家庭规则并获得接纳。

● 社工需要收集家庭结构、家庭系统互动模式、生活大环境、家庭生命周期及成员问题表现等方面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估工作,定位家庭功能出现失调的地方。

● 社工要协助家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认可事件的症结在于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而非儿童个人,进而帮助家庭成员原来的结构,梳理对儿童及其他成员积极合理的状态,学会发现和认可其他成员的优点等。

● 在实现结构调整和儿童个人困境解决的情况下,依据社工的一般流程进行结案和后续服务。

3.2.1.2 联合家庭治疗

联合家庭治疗又称萨提亚模式,它建立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个人、家庭和环境各为一个系统,其中家庭系统是由个人系统间的互动形成。良好发展的个人系统才能形成平稳健康的家庭系统,而只有良好的家庭系统才能保证个人系统的稳步成长。因此该疗法关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沟通方式及其对问题产生和恶化的影响,强调通过新的经验教育家庭成员学会新的互动沟通模式,培养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联合家庭治疗主要步骤如下:

● 接触期:首先社工与儿童及其家人建立信任关系,评估家庭互动方式和处理事件模式,以及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成员的自尊状况、家庭沟通模式及家庭主要规则,并将其反馈给家庭成员,帮助成员认识家庭问题、互动方式对现状的影响,鼓励成员表达治疗期望并达成治疗目标。

● 蜕变期:社工运用多种技巧,令受助者接受承认现实、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认可自己有改变现状的能力和责任并付诸行动,这些技巧包含正面动机、角色扮演、辨别古今、模拟会谈、家庭塑像等。

● 巩固期:社工协助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巩固已取得的成就,回顾和整合治疗经验,并讨论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新挑战。

3.2.1.3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种直接向家庭成员教授与家庭生活、交往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服务方式,通过帮助儿童及其照顾者掌握新的生活和互动技巧,获得新的经验,进而促成双方或多方的良性互动,增进家庭功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3.2.2 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行为辅导的服务方法,以解决儿童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不能准确用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问题,不仅给儿童创造了安全愉快的环境,还可通过游戏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游戏中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游戏治疗中社工不再是“老师”或“辅导者”,而是儿童的“陪伴者”和“伙伴”,与其平等沟通,倾听儿童心声,引导儿童习得新的思考行为模式,发挥儿童的个人潜力。比较常见的游戏疗法有以下几种:

3.2.3 艺术疗法

艺术疗法是以艺术活动为媒介,以艺术作品为载体,让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想象和创作,表达个人思想和价值观,充分抒发内心情感,发泄进而消除负面情绪,实现心理稳定和行为合理的非语言心理疗法。可具体划分为视觉艺术疗法(绘画、书法、雕塑、泥塑、拼图、沙画、阅读等)、听觉艺术疗法(音乐、儿歌赏析、故事等)和综合艺术疗法(舞蹈、心理剧、烹饪、手工、园艺、散步等)。

比较典型的绘画疗法有“房树人”测试,即社工请儿童画一个房子、树和人组成的家庭,要求儿童指出家庭成员的位置和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社工可从中洞察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近程度和家庭交往环境和模式。

(1)想象互动游戏疗法

想象互动游戏疗法即社工为“游戏伙伴”,引导儿童借助若干游戏器材(如玩具)完成带有目的的情景扮演或主题创作等想象游戏,并在游戏中理解和肯定儿童,以自身的不同于儿童的语言行为作为参考对象,实现辅导和治疗的目的。

例:花朵想象引导游戏指导语

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想象自己是一朵花。

你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大还是小?

周围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花?它们是什么颜色?花朵是全开还是含苞待放?

你有叶子和根吗?根是直的还是弯的?埋在土里深吗?

你住在什么地方?庭院、公园、高山还是沙漠?你周围有什么?

你有伙伴吗?有人照顾你吗?现在天气怎么样?

好,现在开始慢慢睁开眼睛,根据刚才的情节将花朵画下来,不需要画的很好,但一定要完成,因为我们要一起讨论。

(2)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融合游戏疗法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并结合沙盘的辅导方式。儿童在社工的陪伴下,运用沙子、水和沙具(玩具微缩模型)在沙箱中随意摆放玩耍,展开积极想象的自由,将被压抑或潜藏的情感展现出来的方式。通过理解沙盘作品,倾听儿童对沙盘的解释,社工也能较准确的认识儿童的困境全貌和心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服务、引导和影响儿童释放情绪、认识接纳自己、更好的应对困境。

3.2.4 个别谈话与咨询服务

个别谈话与咨询是儿童个体辅导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以言语交流和理解、引导为主要方式,通过在一个安全、舒适、保密性良好的环境里,与儿童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谈话,倾听儿童的叙述、想法、意见和困惑,并对这些表达给予积极回应和适当引导,运用专业方法指导儿童厘清思绪、思考对策、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儿童个案辅导方法,适用于年龄稍长,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需要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用于处理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方式等层面障碍,以建立或习得新的认知理念和行为方式,改善儿童及其环境的状况。个别谈话咨询步骤遵循个案工作的一般流程,但由于儿童这一服务对象,在实务中常用方法及技巧如下:

(1)理性情绪疗法,主要针对儿童的非理性情绪引发的不当行为和当前困境的情况,社工通过协助儿童发现和认可自己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并修正以建立新的合理认知。儿童在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社工根据其思路,层层推理直至出现矛盾,让儿童发现原观点的不合理之处,也可利用合适情绪想象和合理自我分析等方式。

(2)角色扮演和自我对话,适用于解决儿童人际交往问题,通过引导儿童充分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角色特点,并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结合起来,在想象中回到令其困扰的场景中,再现与他人的互动场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扮演自己),同时也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扮演他人),促使儿童更形象、清楚、透彻地理解在一个关系或互动中对方的感受和处境,从而调整自身行为和感受。

(3)行为疗法,社工需根据儿童的具体需要选择具体方法。当儿童出现紧张、焦虑及与之相关的肢体症状时,可为其提供放松训练服务,学习放松方法,有意识地调整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身心轻松平静。当儿童急需更正某一行为并习得新的行为方式时,可开展行为矫治计划,如正向强化、厌恶疗法、惩罚、代币管理等,可与儿童协商订立改变计划和相应的奖惩方式,并监督执行,分阶段地实现行为改善。其他常用行为疗法还有果敢训练、自我管理、系统脱敏等。

4 五类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4.1 普通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4.1.1 定义

4.1.1.1 儿童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指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儿童主要指 0-14 岁。

4.1.1.2 儿童社会工作

以全体儿童为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或称消极性的儿童社会工作,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如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

广义的儿童工作是指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工作对象是所有的儿童群体。在内容上包括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 娱乐、社区、家庭保障、儿童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涵盖了能增进儿童健全发展的各项措施;能防范危害儿童发展因素的预防和保护措施;能保障儿童福利的措施;能协助儿童处理。普通儿童社会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而言。

4.1.2 普通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4.1.2.1 婴幼儿期(0-3 岁)

(1)特点

婴幼儿期儿童身体迅速成长、认知和心理得到极大丰富,依恋关系形成,所习得的能力将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2)常见问题

 ① 婴儿期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死亡、先天性疾病或残疾、照顾不周等;

 ②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女婴或患有重疾的婴儿极易被遗弃;

 ③ 少数健康婴儿可能面临被拐骗和贩卖的危险;

 ④幼儿期可能由于先天或后天营养不足、照顾不周等原因出现发育不良、身体发育迟缓等问题;

 ⑤如缺少关爱或不当依恋关系的形成易造成幼儿缺乏安全感,影响今后人际关系的处理和亲密关系的建立等问题。

4.1.2.2 学前期(3-6 岁)

(1)特点

学前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儿童在此期间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长足发展,自我意识方面开始形成服从于成年人权威的道德感,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和稳定性,同伴关系方面更偏爱与同性同伴交往,由单独游戏向团体游戏发展。

(2)常见问题

由于生活场景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儿童在此期间易发生较常见的行为问题,如哭闹、说谎、产生对抗及攻击行为等。

4.1.2.3 学龄期(6-12 岁)

(1)特点

学龄期儿童身心迅速成长,生活范围扩大,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加深,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同时学校的老师、同学成为家人之外的儿童的“重要他人”。

(2)常见问题

本阶段儿童易出现学习困难、心理障碍、人际交往问题和营养不良等,具体可能表现为多动症、焦虑、强迫症、发育不良等;另外还容易对电视、手机等终端产生沉迷的现象。

4.1.2.4 青春期(12-18 岁)

(1)特点

青春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体型发生显著变化,性器官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发,接近成人。体力、智力、理解分析能力等明显增强,情绪表达逐渐内敛,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建立起独立的道德感和价值观。

(2)常见问题

 ① 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及其产生的情绪问题;

 ② 追求“独立”带来的家庭冲突和同辈关系紧张;

 ③ 性教育缺乏和两性交往问题的困扰;

 ④ 行为偏差,如厌学、自虐、性别认同问题、沉默网络、青春期适应不良、药物滥用、自杀及青少年犯罪等问题。

4.1.3 普通儿童社工服务内容

4.1.3.1 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积极推动政府在儿童权利、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抚养、卫生保健等方面增加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关于儿童福利方向的建议和意见。

4.1.3.2 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的努力,促进对儿童良好的养育。保证儿童能得到足够的营养,这不仅关系到儿童的正常发育,而且会影响到未来的民族和国民素质,其次是保证儿童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4.1.3.3 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儿童的教育是全面的,既要通过教育使儿童学会认知,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学会做事,具备生活中必需的多种能力;学会相处,懂得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学会生存,能够适应未来生活。儿童社会工作既要从宏观入手,通过政策和机制推进儿童教育,也要积极推动农村儿童的学业辅导。

4.1.3.4 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的环境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为儿童开展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比如引导政府投资或社会资助修建更多的儿童娱乐场所;丰富儿童的游乐形式,普及儿童娱乐知识;举行竞争性的活动.吸引儿童及其家庭参与等。

4.1.3.5 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儿童保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母婴保健,即通过多种努力,降低婴儿死亡,需要医院做好卫生工作。二是通过健康检查,加强身体的锻炼,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

4.1.3.6 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家庭社会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针对儿童或直接面对儿童的。主要包括:增强家庭儿童权益的保护,此项服务主要是防止或救助被虐待、被忽视或得不到适当照顾的儿童;对于亲子关系和儿童能力提升的服务,目的在于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共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友好相处。

4.1.3.7 增强儿童权益保护

儿童社会工作权益的保护,除广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合格的人才外,还可以通过反映儿童成长需求,同侵犯少年儿童合法权益、损害他们身心健康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教会儿童自我保护,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

4.1.4 普通儿童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普通儿童社会工作方法可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

4.1.4.1 直接服务方法

直接服务是社工针对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项服务,针对普通儿童的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托儿、康乐、健康成长指导、生活方式辅导、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训练、自我发展训练、行为偏差的预防和矫正等方面的服务。

(1)儿童个案社会工作

儿童个案工作指运用与儿童和家庭成长发展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帮助儿童个人及其家庭发觉自身能力,开发和利用周边资源,改善现状、解决困难。服务目标在于帮助儿童摆脱困境,并通过能力的提升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应对新问题和新困境的挑战,同时改善儿童家庭功能和互动系统,将家长等监护人纳入服务范围,协助其建立良性的家庭照顾、教育、引导、监督系统,保障儿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阶段与一般个案工作相同,需要经过结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等几个步骤。其常用技巧包括会谈中的支持、 影响、引导性技巧、评估和调整计划的技巧,以及妥善处理消极情绪并结案的技巧等。

(2)小组社会工作

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群体或相关群体为服务对象,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具体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而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小组活动,结合小组动力和团体互助作用,借助组员间的鼓励支持、互助合作、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等方式,以促使具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儿童向积极方向发展与转化,最终实现问题或需求的解决及个人的成长。如在青春期为有共同需求的儿童提供性教育小组,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提升其应对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

(3)社区社会工作

儿童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主要介入层面,通过调动和组织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成员参与到与改善环境、促进社区发展相关联的集体行动中,共同界定社区的需要,协商并合理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儿童在社区内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儿童社工在提供预防服务时,可从社区环境入手,通过社区动员、资源整合等方式为儿童创造友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倡导成人树立儿童友好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根据儿童各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环境培育的方法,提高儿童所处环境的功能,强化照料者的能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例如为家庭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抚育帮助,增进父母的亲职功能服务,提升社区内儿童相关职业(如老师、医生、警察、社区工作人员等)儿童权利及保护意识的提升。

4.1.4.2 间接服务方法

间接服务体现在宏观层面,如参与有关各个层面各项保障和维护儿童基本权利福利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改善一定范围内儿童生存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具体到社区层面可建立社区儿童保护委员会及家长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

(1)推动儿童相关立法、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宏观层面,儿童社工可以作为政策影响人推动儿童福利政策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推动政府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立法。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可发现因社会或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通过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可避免儿童有关的社会政策。

(2)成立儿童保护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

儿童保护委员会,即为开展社区儿童保护工作而设立的专门工作委员会,下设社区儿童保护办公室(CPU),围绕儿童保护这一工作目标,作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外资源的联结点,负责联络居民和上级领导的沟通,协调和管理社区儿童保护日常事务,最大程度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实现。它通常由社区居委会领导担任负责人,成员由负责社区日常工作的与社区儿童保护密切相关的部门组成,包括社区民警、居委会领导、楼栋长、社区医院、社区庇护站、学校、社工及公益机构等等组成。这些部门按照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儿童保护可能交叉的内容分工,各司其职。所以社区儿童保护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多学科合作的工作体系和网络,由儿童保护办公室为链接中心并负责具体落实,由政府和社会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才能起作用的工作。儿童保护委员会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主要有:理念宣传,即围绕儿童权利的理念,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和倡导,让其了解谁来保护儿童以及怎样保护儿童;档案建设,即建立专门的儿童分类档案,了解儿童的基本生活环境状况,需了解儿童及其主要家庭成员概况有基础了解,筛选出高风险家庭以便下一步跟进,为儿童保护工作奠定基础;信息监测,即针对儿童及其家庭状况持续观察和评估,以便及时跟进;信息通报,即与儿童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保持有效沟通,建立预防儿童伤害事件相关的有效信息通道;亲职教育,即教育家长为人父母之道,如何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子女,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高危干预,即针对通过信息监测和家庭风险评估的高危家庭中的儿童进行直接干预。

儿童保护委员会结构图

家长委员会,即以家长为主体,围绕社区儿童保护或服务建立的社区互助志愿组织。家长委员会作为社区儿童保护工作的抓手,能通过自身接受亲职教育提升与孩子相处的能力,树立儿童保护的意识,并能根据社区需求作为志愿者参与儿童保护的具体工作中,如社区儿童保护意识提升倡导活动、4•30 托管课堂等等。

案例

早教活动方案设计

青春期教育小组计划书

小组目的及各项目标:

帮助青春期女生了解掌握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理解自身和同辈群体发生的变化,学会情绪管理和异性交往原则,减轻女生青春期不安;

组员招募与筛选方式:

班主任推荐 15 岁左右 10 名女生

小组计划操作流程:

青春期教育小组流程

所需物资及预算(略):

工作内容与进度安排(略)

预计困难与解决方法(略)

安全自护小组策划书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人侧重于关注儿童的文化成绩,忽视了对儿童的安全教育。近来,儿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引起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注意。除了学习成绩外,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倍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儿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较薄弱。然而交通安全、居住在社区的安全、自我保护、防灾减灾意识、居家安全等等都是儿童青少年需要掌握的。因此,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怡丽佳苑社区和新城佳苑社区联合开展安全自护小组,把社区儿童青少年相关的安全知识及应对办法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场景模拟等方式分享给社区儿童青少年,通过小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安全自护意识和危险应对能力。

二、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包括五个方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两个需求才能谈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避免遭受痛苦,疾病威胁等。小学生可能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各种意外和突发情况等,但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无法正确地应对这些情况,增加了危险的可能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三、小组性质:教育小组

四、服务对象:社区 6--12 岁的儿童青少年

五、时间:略

六、目的及目标

目的:通过小组,提升社区儿童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目标:

1.让社区儿童青少年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2、让儿童儿童青少年学习饮食安全知识;

3、引导社区儿童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

4、通过社区安全图,让社区儿童青少年更加直接地了解与社区安全通道,为突发情况应对奠定基础;

5、让儿童青少年学会居家安全知识;

6、分享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自我防范能力。

七、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八、组员招募方法

1、在社区内张贴海报

2、口头宣传

九、小组活动总表

小组活动总表

十、具体活动计划

第一次活动:“哈喽,你好”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王社工

第一次活动计划

第二次活动:“交通安全标识”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党社工

第二次活动计划

第三次活动:“饮食安全”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王社工

第三次活动计划

第四次活动:“社区安全图”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党社工

第四次活动计划

第五次活动:“家庭安全”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王社工

第五次活动计划

第六次活动:“身体的主人”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党社工

第六次活动计划

附:踩气球,游戏介绍:两个人为一组,每只脚上都绑有气球,让他们一起来互相踩,看到一定时间哪个组的队员的脚上的气球多,最先踩完的一组获胜,看谁踩的快。

第七次活动:灾害预防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王社工

第七次活动计划

附: 游戏介绍:自由组合,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在一分钟内答对题目最多的一组获胜。题目可适当涉及灾害相关词语。

游戏规则:比划的人可以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提示描述,但是不能描述某个字的读音或写法。也可以是团队玩,分两组,一个比划,其他人猜,固定题数或固定时间来决定胜负。

第八次活动:有缘再聚

活动时间:略

活动地点:成都心家园社工站

活动带领者:党社工

第八次活动计划

十一、预计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困难及解决方案

十二、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

十三、评估方法

  1. 在小组结束前,每位组员将完成同一份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以此作为小组的效果和反省小组活动。
  2. 小组观察员和其它工作人员的记录和分享。
  3. 小组带领者的自我反省和评估。
  4. 从组员参与程度分析。
  5. 通过与组员的交流来知晓他们对小组的评价。

安全自护小组组员满意度自我平量表(组员使用) 说明:此表用于小组最后一次临近结束前,小组成员针对小组感受所做的自我评估。下面 1—5 代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程度序列,请你在所选的数字下画圈。

非常不符合 非常符合

1 2 3 4 5

1、我很喜欢这个小组:

1 2 3 4 5

2、我在这个小组中获得了成长:

1 2 3 4 5

3、我喜欢小组玩的游戏:

1 2 3 4 5

4、参加安全自护小组,我的安全常识又见长了:

1 2 3 4 5

5、我觉得这次小组很有意义:

1 2 3 4 5

6、我理解工作员所讲的内容: 1 2 3 4 5 7、我能每次很好地投入小组:

1 2 3 4 5

8、你对哪一节小组活动印象最深,为什么?

2016 年第二届儿童保护周系列活动

“有福童享,童在阳光下”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成都早在 2013 年即被列入全国首批 20 个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城市之一,成都一直把如何促进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作为试点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开展各项工作。成都儿童保护联盟是在当前全国儿童保护大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本土儿童保护联盟。联盟结合成都本土儿童保护实际,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不断强化成都儿童保护社会氛围,健全成都儿童保护联盟机制,加大社会组织、企事业、普通大众参与度,营造儿童保护社会氛围。

成都儿童保护联盟以推动本土儿童保护发展为宗旨,本次以第二届儿童保护周为基点,开展儿童保护理念倡导以及儿童保护落地活动,充分调动可用资源,以此契机先行组建一个松散型“成都保护儿童联盟”,未来以 1 年的时间推动正式“成都保护儿童联盟”成立并运转。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成都儿童保护联盟的成员单位之一,拟在 5 月28 日开展儿童保护周启动仪式,6 月 1-6 日开展儿童保护周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倡导儿童保护,在郫县、温江营造儿童保护氛围,让更多人、组织加入儿童保护的行列!

二、活动理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安全的保障是健康成长的前提之一,他们渴望有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满足自己安全上的需求,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活动目的

1、发掘儿童保护联盟伙伴,主动参与儿童保护;

2、提升儿童自护、成人保护儿童的意识;

3、宣传儿童保护,为儿童营造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

四、活动主体

( 一)指导单位:四川省文明办、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民政局

( 二)主办单位:成都市慈善总会、成都市慈善事业发展办公室、德源镇人民政府

( 三)承办单位: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成都益中未成年人关爱中心、武侯区美好

明天社区儿童关爱中心、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四)协办单位:睿德盟教育德源分校

五、活动地域

郫县德源镇、郫县团结镇宝华村、郫县高校

六、活动时间

启动仪式:2016 年 5 月 28 日 10:00——10:50

儿童保护周:2016 年 6 月 1 日——2016 年 6 月 6 日

七、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八、具体活动安排

具体活动安排

九、所需物资及预算

(1)总表

物资总表

(2)物资清单及明细

物资清单及明细

十、人员分工表

人员分工表

十一、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措施

问题及解决问题措施

十二、活动评估

同工分享、志愿者团队分享、现场观察

4.2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4.2.1 定义

单亲家庭是指只有父亲 ( 或母亲 ) 一方与其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或虽然年龄已满 18 周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单亲家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丧偶式单亲家庭。家庭内部配偶一方去世,另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

(2)未婚式单亲家庭。未婚男女未办理法律手续同居后,所生子女与父母一方共同生活。

(3)分居式单亲家庭。保留夫妻名分,在一定程度上夫妻的权利、义务得以保留,但夫妻不居住在一起,其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

(4)离婚式单亲家庭。夫妻双方经法律程序解除婚约,父母中的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

4.2.2 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及成因

4.2.3.1 影响

(1)心理方面

某些孩子在父母离婚后一般比较沮丧、低沉、痛苦,情绪不稳定。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尤其是学习上出现厌学。内心变得过度敏感甚至压抑、焦虑、暴躁易怒甚至开始不信任他人。个别变得不爱与人接触,不善言谈,自卑胆小甚至自闭。

(2)学业困境

 ① 定义:单亲家庭儿童学业困境界定为处于单亲家庭中,年龄处于 6-12 岁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受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欠缺,学业成绩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标准或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见附件二: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

 ② 表现:学习吃力,有困难;缺少学习无动机,对学习毫无兴趣 ; 作业马虎、字迹潦草,课堂纪律差等情况。

(3)人际交往方面

单亲家庭儿童消极的情绪容易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关系不良等情况,最终影响到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如欺骗、说谎、敌对等。

4.2.3.2 成因分析

(1)个人层面

由于年龄小,父母离异对于很多儿童而言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有的开始质疑父母对自身的爱,不再相信他人;有的将过错归咎与自身,产生自责。

(2)家庭层面

面对家庭的变故,身处其中的儿童具有一种本能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儿童可以通过它自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然而家长不恰当的的教育方式、应对方式(溺爱、放任不管)没有很好地给予孩子提供支持,帮助儿童走出家庭的阴影,反而压抑了儿童这一潜能,使得儿童的心理问题加重,甚至对家长产生敌对行为。此外,有的家长将离异的负面情绪转接到儿童身上,与其沟通方式存在极大的不足。最后表现为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亲子关系失调。

(3)学校层面

面对单亲家庭儿童表现出的不良情绪或行为,周围的人往往不理解。尤其是单亲家庭儿童进入学校学习,老师面对学业困难的儿童多表现为指责、同伴因为单亲家庭儿童的“家庭离异、小自闭、成绩差”一味嘲笑、歧视。单亲家庭儿童在集体没有归属感,有的变得更加沉默,有的则为了获得关注不断制造麻烦、调皮捣蛋。

(4)社会舆论

通过与居住在小区中的单亲家庭儿童接触,我们发现,不少社区邻里甚至是亲属将单亲家庭离异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当着单亲家庭儿童的面讨论。儿童回到社区之后,面对他人的异样眼光,“单亲小孩”“家庭不完整”等阴影无法摆脱,影响其成长。

4.2.3 介入

4.2.3.1 个人层面

为有需求的单亲家庭儿童及家庭开展针对性的个案服务。

(1)通过家访,向其家长咨询更多的关于服务对象的信息,挖掘问题产生的家庭原因,了解服务对象对父母离异的行为表现、情绪反应,此外还需了解服务对象与父母双方的互动, 包括互动频次、方式、态度。

(2)社工通过个案服务的开展引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父母离异这个事件,并协助服务对象探索这件事件中所产生的情绪。如果个案负面情绪过大,则要引导服务对象宣泄情绪、表达其感受。

(3)帮助单亲家庭儿童管理好情绪,社工引导服务对象认识情绪,掌握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对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有不足的家庭提供辅导和纠正,改善家庭亲子关系。

4.2.3.2 家庭层面

家庭层面,社工主要为单亲家庭家长提供相关的支持。

(1)情绪支持

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的方式,引导单亲家庭家长面对并克服爱情与家庭破灭时的恐惧、愤怒与羞耻愧或内疚,协助其重拾自信与勇气,重燃生活信心。

(2)技术支持

 ① 亲子沟通、教育技巧

通过培训、咨询等支持性服务的开展,在让单亲家长认识到离异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同时,帮助单亲家长了解并习得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掌握如何科学的亲子沟通技巧,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① 就业支持

单亲家长,尤其是女性家长因为离异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部分女性⑻由于常年照顾家庭,缺乏就业技能。社工可以了解其基本情况(特长与爱好、学历及专业、就业意向等), 链接相关资源为其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争取减轻家庭的压力,维持正常家庭生活。

4.2.3.3 学校层面

(1)同辈支持

 ① 小组工作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引导单亲家庭儿童学会接纳并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同时加强服务对象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了解与活动,帮助其建立归属感、认同感,促进沟通,为其建立同辈群体支持系统。

 ② 结对帮扶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让情绪正向、成绩较好的同学与服务对象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同辈群里小组帮扶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拉近同辈关系。

(2)教师支持

对于产生不良情绪的单亲家庭儿童,社工需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互动,告知服务对象情况,争取协助服务对象获得老师的理解。针对老师提供相关培训,加强老师对于此类儿童情绪的察觉、辨别以及应对能力。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单亲家庭儿童,与老师协商,邀请老师进行个别化的辅导或在课后询问是否有需要老师进一步解释的部分,给予支持。

(3)学校政策支持

 ① 经济支持

向学校沟通单亲家庭儿童情况,通过沟通与协商为单亲家庭儿童争取经济支持,如学费减免等。

 ② 活动支持

 ● 心理辅导。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为有需要的单亲家庭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及辅导服务。

 ● 亲子活动。定期邀请亲子家庭开展亲子主题活动,可从亲子沟通、亲子教育等方面入手,拉近家长与儿童距离,改善亲子关系。

4.2.3.4 社区层面

(1)就业机会

与所在居委会联系,向其说明单亲家庭儿童家庭情况,借助社区的力量为单亲家庭家长提供适合的就业机会。

(2)经济援助

邀请社区与社工一起积极关注单亲家庭情况,对于有适合单亲家庭的经济补助政策及时进行了解和宣传,单亲家庭面临突发性困难,可协助申请。

(3)空间打造

建立社区儿童活动、学习场地,当家长忙于工作时,单亲家庭儿童可到此学习、玩耍,减少单亲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能加强单亲家庭儿童与其他社区儿童的互动。

案例

单亲家庭儿童个案工作案例

案例来源:贺燕 单亲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J】社会工作,2009(4):30-32

(一)案主基本情况

案主程冬(化名)是 S 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9 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当时他才刚入校一个多月。其母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一人独立承担着两人的生活重担。自父亲去世后,案主在学校的表现令老师和家长非常头疼,成了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

行为方面: 情绪易激动,自我控制力差,行为处事冲动,攻击性强,但事后却又会主动认错。

人际关系紧张方面:与同学相处不融洽,时有冲突发生,遭到同伴的排斥; 创伤性经历方面:一直把父亲的去世看作是生命中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经常会想爸爸,做梦梦到爸爸,一个人的时候会常常想着爸爸在家中的情景,且不愿或者说避讳和他人谈及自己的爸爸。

学习方面: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下,作业字迹很差,自认为课业负担重,厌烦学习。案主家庭全部收入来源于他母亲每月 1200 元的工资。母子俩日常生活开销再加上每月还房贷的费用,几乎没有剩余。案主平时会帮忙打扫卫生、 做饭等,但时常会因在学校惹事而令母亲很头疼。母子俩很少外出参加活动。案主母亲既要兼顾工作又要养育子女,平常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辅导监督孩子。案主父亲的去世,给母子俩带来了一定的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此外他母亲还一直要求案主不准在他人面前提及父亲去世的事实。

(二)具体介入方法与过程

1、工作理念:助人自助,优势视角。

2、工作目标:矫正案主偏差行为,改善人际关系,与案主母亲协商后进行哀伤治疗。

3、工作原理:

(1)单亲家庭增能: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等途径增强单亲家庭权能意识。

(2)行为治疗法:它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 直接以案主的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

(3)哀伤治疗法:Mow bray 曾参照 Raphael(1975)的看法,在受创儿童长期治疗的主题中提到要协助儿童面对已发生的事实,处理不好的症候群,处理生气、 悲伤及害怕等情绪,主要有个别分析、催眠、游戏治疗、行为治疗、团体治疗及家庭治疗等。(查里斯•菲格斯,1997)。

时间目的具体操作
07/12/05-07/12/17
(1st-3rd)
深入了解案主及家庭情况
确立专业关系
增进和发展与案主关系
个案会谈3次
督导谈话1次
个案工作会议1次
07/12/26-08/04/16
(4th-8th)
纠正案主攻击性强等偏差行为,
改善人际关系
(第5次因寒假改为中期结案)
行为治疗(正增强、心情反馈)
个案会谈5次
与班主任沟通2次
督导谈话1次
个案工作会议1次
08/04/23-08/05/14
(9th-13th)
巩固前一阶段成效,在取得案主
母亲同意后开展哀伤治疗,并在
适当时候进行评估和结案
哀伤治疗(空椅子,与母亲一起
回忆父亲,角色反省)
个案会谈5次
与案主母亲沟通2次
评估会谈1次
督导谈话2次

(三)效果评估与反思

评估采用引导式访谈、观察法,用以评价相关介入技巧和态度。其中观察法贯彻整个介入过程始终,引导式访谈则在结案时完成。评估结果如下:

行为偏差方面: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学会了情绪控制方法。

案主:“不再像以前那么急了,都和他们好好讲,不过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了,会有点急。

班主任:“现在的话基本上很少了,方式上偶尔可能还有点不正确,但不多了。”

家长:“以前每天都会接到学校的电话,当时那段时间我一接到电话,看是学校的就浑身发抖。现在基本上没有的,倒是我有时候会给他的班主任打个电话问问情况的”,“我从老师那问了好像他最近没有什么事。”

人际关系方面:人际沟通和处事能力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能踊跃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开始用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人。

案主:“这个礼拜我打算组织我们班同学一起去游乐园玩玩”,“今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和 ×× 同学一起跟他们玩游戏了”,“和同学学会了姐姐教我的换位思考,不再像以前那样急”。

老师说:“和同学之间,偶尔还会发生点争执但不多了”,“今天我们班评选优秀班干他当选了,这说明他现在在班上与同学的关系是不错的了,我们很多老师现在都觉得他很关心集体、 很团结同学”。

创伤性经历方面:现阶段显性效果虽然不能马上看到,但在交谈中可以看到他的自我肯定程度提高,更易正确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案主:“现在有时候会想爸爸,想他在的话,我们生活比现在还好点”,“睡觉的时候不会想爸爸了,有时候在家想爸爸的话就看爸爸的照片,妈妈把好多照片都留着”,“元旦和清明的时候我们都有去烧香,看爸爸”。

家长:“他爸爸走了其实这件事谁也控制不了,我们家小孩虽然一开始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我现在觉得他能遇到那么多好心人帮助他,我真的是很高兴,像他们邻居就很疼他,现在你又那么热心帮助他我真的很感谢你”,“他虽然没有爸爸了,但仍有你们这样的人帮助他成长,我真觉得我们家孩子很幸运”。

学习方面:学习成绩显著上升,态度端正,积极性高。

案主:“最大的进度就是学习成绩提高了。妈妈说我跨了很大一大步,她现在很相信我。”

老师:“大家都觉得他进步很大”,“除了写字和阅读方面,我觉得他其他方面都已经非常好了”,“总得来说进步非常大,尤其是学习方面。现在他的学习就像登阶梯已经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中上游阶段,有些科目还很靠前,真的是很不容易”。

家长:“我现在不再弄得很紧,让他自己来。我觉得我这孩子用赏识教育还蛮灵的”。

当然在整个介入过程中,由于工作者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介入的方式上,除了个案会谈之外,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趣味性更强的形式可能更能吸引案主注意力,促进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介入环境上,前期应主动与校方负责人联系,并根据该校教学计划与校园气氛, 清楚厘定老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且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及时向班主任及校方告知具体的进展情况。在介入手法上,由于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经历的创伤体验对于其自身来说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在介入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案主的心理状态,用正确的理论和经验引导我们开展具体工作。

再就工作者自身而言,需提前查阅相关文献及参考资料,在督导指引下,根据案主实际情况翻看相关书籍及案例,以更好地服务案主。同时通过知识积累和经验沉淀提升工作者自身的能力与服务水平。

(四)总结与思考

从宏观层面来看,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转变,单亲家庭会越来越多, 而目前主要是中国妇女联合会的儿童部在承担这方面的职能,这显然是不够的,迫切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在经济上对单亲家庭的援助,通过补贴、优惠待遇等措施从物质方面支援该群体,另一方面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非官方机构和学者参与支持和指导活动,从政策上保障单亲群体的利益,如通过就业辅导、职业训练、家庭教育、舆论倡导等形式促进、支持和保护单亲家庭儿童群体的发展与健康成长。

从中观层面来看,主要从社区和学校两大方面着手。社工应结合社区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着眼改善单亲家庭中母亲和孩子的生存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组织环境,例如接纳、支持、帮助单亲家庭等。

从微观层面来看,社工在实际介入过程中可采取多样化手法,如个案,小组等。就个案而言可采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个案管理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小组的话可开展同质支持小组、成长发展性小组等等。

4.3 残障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4.3.1 定义

4.3.1.1 残障儿童

残障儿童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部分或者全部丧失日常生活的自理、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年龄在 14 岁以下的儿童。

4.3.1.2 残障社会工作

残障社会工作是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残障人士及其家庭运用专业的技术、方法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4.3.1.3 残障儿童分类

(1)听力障碍: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2)视力障碍: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3)智力障碍: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 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比如: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脆性 X 综合症、先天性颅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多重残疾、脑瘫(部分)、神经广泛性发育障碍(Autism 谱系中部分)、部分遗传性疾病、注意力缺乏(ADHD)、言语语言发展障碍等。

(4)肢体残障: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 (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肢体残疾主要包括:

 a)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

 b)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c)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5)言语残障: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 , 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包括:失语、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滞、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口吃等。

(6)精神残障: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7)多重残疾:同时存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

4.3.2 残障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4.3.2.1 预防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约有 0-6 岁残障儿童 167.8 万。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童总数高达 80-120 万,新增 0-6 岁残障儿童 19.9 万。因此,残障儿童的预防显 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残障预防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一级预防,即通过免疫接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如育龄夫妻如何科学备孕、知识讲座)、预防性保健、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等措施,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

(2)二级预防,即通过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

(3)三级预防,即通过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辅助器具使用、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

各类残疾预防如下:

视力残疾预防。儿童青少年一方面要注意眼外伤的预防,在发生眼外伤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在眼内进入异物时要及时清除,在危险化学品溅入眼内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不要让儿童青少年的眼睛接近尖锐物品、强酸强碱溶液及易爆品,不要直视阳光、电焊光或有害光线,不要让儿童玩耍尖锐品、烟花爆竹,不要在眼外伤时揉眼或挤压眼睛。另一方面在发现患眼病时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导致失明。

听力残疾预防。听力残疾预防分为先天性耳聋预防与后天性耳聋预防。先天遗传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做好优生优育的咨询工作,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对明显具有耳聋遗传因素的夫妇,应当动员其不生孩子。严格禁止近亲结婚。有的家庭如第一个孩子是耳聋,父母要求生二胎时,必须在严格的医疗监控下才能生第二胎,以防止一个家庭有多个残障儿童。

妇女在妊娠期特别要防止各种病毒性传染病,慎重使用耳毒性药物。孕期避免接触 X 射线以及有毒性的化学物质,不做全身麻醉手术,不酗酒,不抽烟。此外,做好孕妇围产期卫 生保健工作,预防难产、早产及分娩时新生儿缺氧、感染的产生。慎重使用助产器械,防止造成新生儿颅内损伤。后天性耳聋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① 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需要时应询问家族史或药物过敏史,如家族中有易感中毒型体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凡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舌麻、耳鸣、头晕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

 ② 预防传染性疾病致聋:增强婴幼儿体质,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定期给婴幼儿注射有关疫苗,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

(3)中耳炎的预防:增强小孩的体质,预防伤风感冒、扁桃体炎,以防病菌经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炎。不要随意挖耳,防止鼓膜破裂造成中耳感染。防止婴儿奶汁、污水流入耳道。当发生中耳炎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内耳神经的损害。另外,还要注意外伤等意外事故导致耳聋。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预防。及时、正确地给孩子服用脊髓灰质糖丸疫苗是最简单易行、最有效的措施。

智力残疾的预防主要围绕在:

 ① 提倡优生,防止劣生。开展遗传咨询、婚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产前诊断,又称出生前诊断,是保证优生、防止劣生的重要措施。

 ② 防治各种脑科疾病和脑外伤。儿童期主要是加强各类脑炎、脑膜炎的防治。此外还要防止头部外伤及穿通伤。精神残疾预防。

 ① 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②妊娠保健与营养。妊娠保健与营养是保障优生的条件,也是防止各种疾病的基础。同时还应注意严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保持良好的心境。

 ③ 加强心理咨询,改善生活环境。对健康或生活上处于逆境或存在问题者,从心理卫生知识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可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与锻炼完整健康的人格。

 ④ 改善人的外界自然环境。如注意改善居住环境,防止噪音和环境的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和谐、轻松的气氛,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使生活美满、幸福。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的刺激,防止心理创伤,预防精神病发生。

 ⑥ 加强医疗保健监护。实行计划免疫,预防各种疾病;对家族中有精神病者的或有遗传倾向者作定期体检及心理咨询,对可能导致精神病的不良生产或生活环境要进行改善;教育个人要对精神病心理采取预防措施,如要心胸豁达、情绪乐观、生活有规律等。

 ⑦ 积极防治精神病及脑部外伤和其他脑病。

 ⑧ 及早治疗常见的精神病,防止病情发展。首先要进行系统的、彻底的药物治疗,治愈后要维持治疗数年,按时复查。其次要配合心理治疗,把药物、心理和环境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把复发降低到最低限度。

4.3.2.2 早期筛查与确认

联合残联和卫生计生部门、妇幼保健院、残疾评估机构等开展儿童残疾筛查服务并为筛查出的儿童做好登记(包括姓名、年龄、住址、残疾类型、残疾登记等)。待确认之后,社工再进行跟进和提供相应服务(筛查标准见附录 5.2 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

社区内部而言,驻区社工加强对于社区居委会、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的培训,发现社区内残障儿童并做好相关登记。

4.3.2.3 转介

(1)适合转介的情况

对于紧急帮助而本社工机构或社会工作做无法给予回应(超出服务范围 / 服务能力或不在本机构服务区域)的服务对象,社工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服务对象寻找能够给予必要帮助的服务机构或其他社工进行转介。如对于有康复需求的残障儿童,可转介到专业康复机构提供康复训练等。

(2)转介时注意事项

①转介前要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并告知转介的原因及接案机构 / 社工的情况,避免伤害求助的服务对象;

②告知接案机构 / 社工服务对象的相关情况以及社工已提供的服务。

4.3.2.4 干预

(1)残障儿童需求分析

 ① 经济。

一方面是康复的需求导致残障儿童家庭他们花费在康复方面的费用较高;另一方面家庭需要照顾残疾人,经济负担比一般家庭要重,家庭收入较少而开支较多。进一步造成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灾害,他们很容易陷入贫困。

 ② 环境改造。

残障儿童由于身体残疾的特殊性,对于居家环境方面要求更高,需要更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家庭环境,如扶手、坐便器等。

 ③ 教育。

有的残障儿童可从早期进行听力、言语训练,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失去最佳时机。另外,尽管我国特殊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是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难得,由于社会歧视和偏见,残障儿童入学困难也十分突出。

 ④ 康复与就医。

残疾人尤其是残障儿童普遍都有康复的愿望,但残疾人康复的周期比一般疾病治疗长,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交通不便利、残疾人家庭的经济困难,康复工作者的医疗水平也有待提高。

 ⑤ 社会交往。

很多残疾家庭存在着社会交往方面的困难。由于世俗的偏见、物理性障碍和心理负担,残障儿童参加社会交往的机会很少。包括残障儿童家庭尤其是精神病人的家庭成员,社会的舆论常常使他们不愿意与社区内的人们往来。

 ⑥ 社会参与。

就残障儿童而言,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残障儿童家庭成员,由于需要长期照顾残障儿童或忙于生计,他们较少有机会参与社区生活或者社区公共事务。

 ⑦ 心理适应困难。

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在经济上的低收入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残疾人儿童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弱势群体,心理长期处于一种高度敏感状态,自身也常常有着很深的自卑情绪,部分残障儿童性格比较内向,总是在意自己的“缺陷”,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残障儿童的压力造成了残疾人家庭的精神压力,作为残疾人的家属,心理负担常常随着残疾人的情感变化而动荡起伏,这是健康家庭很难体会到的。

(2)介入

 ① 残障儿童个案社会工作

残障儿童面对自身残疾,或出现消极甚至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社工需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会自我尊重和自我认同。过程中,社工必须以平等的沟通态度、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采用合适的支持方式、影响技巧来改变服务对象;注意与服务对象共同分享对残疾的痛苦经历和评价,运用成功残疾人的案例来增强其进步意识,树立信心。

具体步骤如下:

 A、接案

初次会谈。社会工作需要获得案主的以下资料:

 ● 残障儿童的基本资料、残疾状况、问题史、个人史。

 ● 残障儿童及其家属对于残疾的认识和态度。

 ● 残障儿童的家庭背景、家庭结构、经济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

 ● 目前最困扰残疾人及其家属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期待是什么。

 ● 残障儿童及其家属未解决问题尝试过哪些方法,效果如何。

 ● 他们对社会工作者的期待和要求是什么。

接案记录。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经过初次会谈后应及时地将接案情况登记下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案主的来源;

 ● 案主的残疾状况;

 ● 主要问题;

 ● 心理社会诊断;

 ● 介入计划

 B、收集资料

 ● 与案主或相关人士会谈。与案主或相关人士会谈,是个案工作过程中最 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得资料的方法,相关人士包括残障儿童的亲属、社区邻里,以及学校的老师或同学等。在与案主及相关人士的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密切观察案主或相关人士的非语言行为,以检验其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的一致性。

 ● 家庭访视。访视时还应注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互动情况、家庭环境等。

 ● 电话、信件联络。联络时表明身份,获得信任。

 C、诊断 / 预估

诊断就是把会谈、访视或其他方式所得的有关案主的人格特质、家庭、社会情况以及案主对于问题的看法等资料,以客观的态度,采用多元架构的评量体系评估案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案主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做一个周密的分析,从而诊断案主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案主的个人因素(心理、生理);

 ● 案主的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社区、同辈、社会层面等)。

 D、制定计划

社会工作者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应遵循案主自决这一基本原则,即以案主为中心。社工需要与案主一起讨论制定。

 E、介入 / 行动

介入即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正式解决问题的实施过程。

 ● 直接介入。直接介入包括为残障儿童提供实际帮助,如物资支援,以及提供保护和给予心理辅导。

 ● 间接协助。间接协助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残障儿童及家庭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可以运用的资源及其途径,然后根据残障儿童的困难安排援助服务。

 F、结案

 ● 评估结案;

 ● 结案前与残障儿童及其家属讨论,使其有心理准备。 一般在倒数第三次会谈时告知案主具体结案的时间。最后三次会谈的内容主要包括: 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

 ② 残障儿童家庭社会工作

根据研究,拥有残障儿童的家庭容易产生以下问题:

 ● 残障儿童本身带给家庭的自责。

残障儿童的父母往往觉得自己要为孩子的病症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自责常常困扰着他们。孩子的语言障碍、感官缺陷、交往困难、行动不便,动作怪异等残疾表征,使得许多家长会有很深重的负罪感和愧疚感●社会环境的“偏见”。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相关保障制度方面的滞后,残障十分容易被“标签化”,各种歧视性、侮辱性的称谓更是随处可见。残障儿童的家长、家庭也因此饱受异样眼光。他人的怜悯、歧视让一些家长变得自卑、封闭。

 ● 经济压力。

残障儿童的养护、治疗、康复训练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特别是一些伴随终生的疾病需要在医疗、康复、教育、看护等方面花费更大。这对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之政策保障方面的不完善,许多费用都是由残障儿童家庭承担。

 ● 自身发展受限。

终身陪护的残障儿童对于家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一些家长选择辞职全身心照顾孩子、一些家长由于身心疲惫在工作中状态不佳而面临职业危机,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更难收获成就感,愈发产生自己是“人生失败者”的认识。

 ● 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改变。

几乎所有残障儿童家庭都面临这一问题。残障儿童的出现,使每个家庭成员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对孩子未来的忧虑、经济状况,康复教育训练的选择、周围人的态度、康复效果等,这一切引起的压力使得整个家庭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忧虑、抱怨、争执、烦躁增多,家庭成员间关系变得紧张,导致部分夫妻离异。同时,由于身心全被孩子“拴住”,残疾儿童父母与朋友、亲戚的联系减少,关系变得生疏,这又加重了家长孤立、无助的感觉。

对应残障儿童家庭产生的问题 / 困境,社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服务:

 A、心理支持

 ● 适应与接受

面对孩子残疾,家长通常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容易出现否认、不接受孩子的残疾,认可孩子残疾之后会变得愤怒,出现悲伤情绪甚至羡慕其他健全孩子的家庭,有的甚至对孩子产生敌对的不平衡心理。在此过程中,社工需要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进行情绪疏导,帮助他们处理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此外,还要慢慢引导接受并适应孩子的残疾,最后进行认知重建,与孩子一起积极面对现实,陪伴有康复可能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 长期照料者负面情绪积累

残疾程度较为严重或年龄较小的残障儿童需要家庭花费大量的精力照护。长此以往,照料者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负面情绪积累。社工可通过情绪支持小组的开展,宣泄照料者的负面情绪,并通过正向鼓励以及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让照料者减轻压力;或通过兴趣小组发展家庭照顾者兴趣爱好,同时达到减压的目的。此外,“喘息服务”也是为照料者提供支持的途径之一。通过组建志愿者团队,照料者可定期申请“喘息服务”,志愿者在“喘息期间”照料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可适当放松。

 B、专业技术支持

 ● 康复护理支持

家长在接受孩子的残疾之后,容易出现孩子照护、康复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家长显得比较无力。针对此类需求,社工可链接专业人士,如护理人员或康复师通过个别指导、小组工作或者讲座的形式开展相关的支持服务,提升残障儿童家长在照护以及康复方面的能力。

 ● 教育支持

由于残障儿童的特殊性,家长在教育方面缺乏技巧,或对残障儿童忽视或对其溺爱,剥夺自立的机会。社工需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为家庭提供教育支持,由社工或专业特教人员分享如何更好地让残障儿童得到教育、发展。

 ● 心理咨询服务

不少残障儿童家庭,夫妻关系也容易受到影响。对于有需求的家庭,还可提供心理咨询、婚姻咨询服务,帮助残障儿童家庭改善夫妻关系,营造更适合残障儿童成长的家庭氛围。

 ③ 学校社会工作

 ● 教师特教技能提升

对于接纳残障儿童的学校,如果条件允许,社工应联合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校教师提供特殊教育技能的培训,让其习得相应的知识,为更好的教育残障儿童提供支持。

 ● 学校氛围营造

社会大众普遍将残障人士“标签化”,尤其是残障儿童,从小面对异样的眼光,就读普通学校难度较大。社工因积极为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残障儿童争取入学机会,与学校沟通和协商建立学校无障碍设施,并倡导学校加强师资力量尤其是拥有特教教育背景或其他类似专业教育背景教师的引进。在学校,由于与其他健全儿童存在差异,在与其他学生互动过程中容易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社工应加强学校氛围营造,推广平等观念,消除歧视眼光,提升教师、学生对残障儿童的认识,为其营造平等的教育环境。对于有需求的残障儿童,可联系学校老师进行个别化的支持,赋予在校残障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的权利。

 ④ 社区社会工作

针对残障儿童生活的社区环境,社工应努力发掘可利用的社区资源为残障儿童提供服务。如在社区倡导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结合社区活动营造无歧视社区环境、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儿童及家庭提供支持等等,使残障儿童及家庭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支持。

4.3.2.5 恢复与再融入

近年来,社会融入成为残障人士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提升残障儿童社会融入的效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介入:

(1)鼓励推行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最基础的融合,是残障儿童走向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的起步渠道,是每个人从孩提时期就应接受的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融合教育是在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所有的残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学校应该使包括但不限于残障儿童在内的具有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普通学校要按照相关政策法规接受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积极对待随班就读学生,尽可能给残疾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融洽的学习环境,同时不断提升特殊教育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和支持,促进他们身心融入校园环境。

(2)环境营造

 ① 宣传教育——营造包容的社会态度

国家应该加强构建包容、多元、共享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强正确的“残疾人观”的宣传与教育,应广泛运用大众传媒等手段营造社会整体无歧视环境,使残障儿童与一般儿童一样拥有来自社会的关怀。不断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使更多健全人理解、尊重和支持残疾人,不断提升人们对残疾人的包容和认同水平,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此外,还要注意残障人士权利的宣传与教育,尤其是在社区内,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特殊性,社区文化活动要给残障人士提供参与的机会,并开展相应社区教育与社会动员,加强社区资源整合,营造残障人士融入社区的文化。努力创造残疾人与健全人接触的机会,鼓励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入社区,参与自己所在社区文化生活,鼓励健全人给残疾人以人文关怀,增加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从而促进残疾人融人社区,融入广阔的社会。

 ② 无障碍设施

出行不便是许多残障人士外出的难题,社工应积极呼吁政府部分在公用场所设置无障碍设施,为残障儿童外出,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便捷。

(3)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不断完善现有的残障人士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残障儿童少年康复、融合教育、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公共设施无障碍等方面的法规建设,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改善残障人士生活、康复、教育、就业和社会参与的各种社会环境,促进其融入社会。

不少残障儿童家庭同时存在经济困难,对于有经济需求的残障儿童家庭,社工要倡导政府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甚至给予救助金支持。对于个别困难残障儿童家庭,社工应要积极为其链接资源,协助申请相关福利政策;对于家庭成员,可联合劳动保障部门为其提供就业帮扶与支持,保证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让残障儿童家庭拥有发展的空间及可能。

案例

一、小组名称:欢乐家庭 . 其乐无穷

二、理念:(略)

三、小组目标

(1)整体目标:通过游戏、相关适应性功能活动让组员们感到快乐、充实、有成就感,增强组员们各自的自信心,提高相应的适应性功能(如手脚灵活性、协调性,口头表达能力,注意力、发音等),提高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关常用礼仪(如吃饭、坐走站等),提高学员们的生活品质。

(2)具体目标:

 A、让组员们感到快乐、充实;

 B、让组员有成就感,增强组员们的自信心;

 C、提高相关的适应性功能;

 D、提高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

 E、了解、运用相关常用礼仪。

四、小组性质及活动简介

(1)小组性质:发展、功能性、娱乐性

(2)工作对象:慧灵全体学员(或社区小朋友)(共体参与)

(3)参加人数:8-12 人

(4)小组周期:2 次 / 周

(5)聚会次数:4-6 次

五、招募及宣传

 ① 在机构内张贴宣传单

 ② 在机构内散发宣传单

 ③ 家庭妈妈推荐,向工作员咨询并宣传

 ④ 在社区内张贴宣传单,散发宣传单宣传

 ⑤ 在机构社工部报名并登记

六、工作时间表

工作时间表

七、草拟每次聚会计划

每次聚会计划

八、预计会出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困难及解决方案

九、经费预算:(略)

十、评估方法

 ① 在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

 ② 填写评估量表(特殊学员工作员访谈后再做)

 ③ 家庭妈妈工作员评价

 ④ 小组、督导会评估、讨论

 ⑤ 据小组气氛、参与度等评定

案例来源: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4.4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4.4.1 流动儿童定义

关于流动儿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从人口学的视角出发 , 有的从制度主义范式出发 , 有些则笼统地指出流动儿童的外延。本手册针对的流动儿童服务,以教育部定义的流动儿童为服务对象。教育部对流动儿童的定义为随迁子女,具体指(注意,一定是户籍在农村的才会被教育部定义为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 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4.4.2 流动儿童问题及特点

4.4.2.1 流动儿童的问题

(1)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他们往往在心理上很难适应这骤然的变化。由于群体之间的隔绝,使城里人对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儿童都存在很多误解、偏见和歧视,造成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巨大影响,使其对自己存在很多消极负面的评价。流动儿童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穿着、语言与城市同辈群体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很难快速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同时由于父母忙于生计,较少关注流动儿童的情绪、心理变化,还存在任意打骂流动儿童的情况,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因此让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以上种种影响因素累加使得流动儿童缺少有质量的关怀、照顾、支持和教育,容易产生不安全感、焦虑感、孤独感、自卑感,表现出自我认知能力较弱、亲子关系疏离、朋辈交往困难、负面情绪较多、规则和主动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弱等不良情况,同时也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更低的自我意识、较低的自尊水平和更多消极的人格品质,且学习效能感不足,自责倾向严重。

(2)学习问题

由于目前教育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无法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流动儿童就业需要较为复杂的程序、选择的学校也比较有限,很多家庭由于对政策、学校信息的不了解,导致其无法为流动儿童找到合适对口的学校,导致入学事宜被延误。同时流动儿童只能以借读的方式就读公办学校,有一些需要收取较高的费用,城市公立学校由于考虑升学率等因素对于招收流动儿童入学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只能就读于民办的农民工子弟校,而这些学校教学硬件环境较差、师资流动性大,无法很好的保障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在农村的教材版本和进度与城市可能不同,很容易造成知识结构的断层,从而加大了流动儿童的学习压力,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造成很多流动儿童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常会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等,由于长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还会影响其升学、就业及未来的发展。由于家长意识缺乏和经济条件所限,很多家长对儿童教育不重视,自己无法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也不会为其请家教或者送补习班。同时流动儿童生活非常单一,很少有参加美术、音乐等艺术培养,缺乏才艺,也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学习上的困扰再加上环境的变迁,让他们缺乏自信,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变得较差,厌学的情绪不断滋生,甚至出现逃学、辍学的现象。

(3)生活问题

首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到城市大多数都是租房居住,收经济收入的限制,很多家庭都租住在“城中村”比较狭小的区域或者在较远的郊区,那里普遍环境比较嘈杂,是农民工的聚集地,很多家庭三四口人只挤住在一间棚屋里,没有孩子独处的空间,甚至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床榻上写作业,居住空间的卫生条件也比较差,很多都是公用厨房、厕所和洗澡间。其次,很多父母从事的都是较为繁杂、工作时间较长的体力活,因此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孩子,流动儿童一日三餐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很多儿童回家以后只能自己泡方便面。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父母又比较节俭,导致一些流动儿童在饮食、营养方面存在不足,父母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也影响流动儿童的作息时间规律,不利于其身体健康成长。同时由于父母比较忙,流动儿童上学、回家很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回家还要帮父母准备晚饭,因此导致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出行安全、居家安全等。最后,一些流动儿童不仅要帮父母打扫卫生、烧饭、洗衣和带弟妹,有的还要帮父母干其他工作,比如帮母亲做手工艺品售卖等,有的劳动甚至超出儿童的承受范围,对其身心发展非常不利。流动儿童家庭生活在城市边缘,无法享受到很多城市的公共福利政策,同时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救助,针对一些监护人无法及时履行好监护责任的家庭、在家庭中遭受人身伤害的、家庭逼迫其从事不适宜儿童身体的劳动等情况,无法及时介入,保障其安全。

(4)城市融入问题

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由于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文化习俗的差异,较难融入当地社群,及时认知了一些社区同龄小伙伴,城市儿童家长也会避免自己的小孩与其交往,担心流动儿童的不良习惯和行为会给自己的子女造成负面影响。城市对于流动儿童的包容度较低,存在较严重的偏见和歧视,由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流动性,无法为社区做出长久的贡献,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和社区主要服务的人群都是在地居民,较少设置专项服务流动儿童及居民,受到当地政府资助的服务项目也非常少。同时由于福利制度的差异,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就学、就业、健康保障等都存在一些的困难,升学考试只能回户籍地,社保报销也在老家,很多公共设施也无法享用,因此使流动儿童缺乏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感。由于无法参与社区服务和事务,也导致流动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群体意识。

4.4.2.2 流动儿童问题的特点

(1)普遍性

因为流动儿童不能享受与城市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及相应的福利制度,比如健康保健等,导致流动儿童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使其很难融入城市生活,流动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城市融入等问题。

(2)复杂性

流动儿童问题形成有其负责的社会政策方面的因素,如教育制度的滞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占用乡村资源、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同时也有复杂的社区、家庭因素,如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社区难以提供相关的服务、流动家庭经济困难、流动儿童服务文化水平限制等,流动儿童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政策,还与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要解决流动儿童问题,需要从影响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入手。

(3)持久性

流动儿童问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持久的过程,其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因此在介入的过程中要秉持良好的心态,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持续的探索精神,不断尝试新方法、新路径,努力为流动儿童服务和干预寻找方向,促进流动儿童问题的缓解和消亡。

4.4.3 流动儿童需求

4.4.3.1 自身成长及发展的需要

(1)流动儿童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需要良好的心理,也需要健康的身体。在心理方面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为其提供更多的关注,也需要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士介入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提供辅导,同时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让流动儿童学会情绪控制、自我管理等。身体方面流动儿童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抵抗危机的能力,同时需要家庭更好的照顾和关怀,需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丰富的营养,也需要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和环境。

(2)流动儿童需要多元化的发展渠道

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流动儿童在自我认知,规划发展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提供多元的机会和渠道,扩大流动儿童的视野,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能够享受与城市儿童平等的艺术学习等教育,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同时需要对流动儿童进行生涯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理想,寻找职业方向,进行职业培训等,帮助其能够更好地在城市生存、立足。

4.4.3.2 家庭改善及家长关怀的需要

(1)流动儿童需要家庭环境的改善和支持

家庭环境是流动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发展。流动儿童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和情感关怀,需要为其提供包容、和谐的环境,需要良好的家庭生活空间和条件,从而基本满足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需要。同时需要良好的家庭经济,能够负担其就学、就医等费用。

(2)流动儿童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和关怀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流动儿童的知识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很多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因此要推动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就需要促进其家庭的健康发展,需要推动家长不断的完善自我,因此首先需要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同时教授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针对亲子关系比较疏离的,需要进行个案辅导,多提供一些亲子沟通的机会,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4.4.3.3 顺利入学及学业辅助的需要

(1)流动儿童需要入学相关资讯及协助

流动儿童入学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政策保障,另外一方面需要所在社区、或者服务提供为期提供获取就学信息的渠道和相关的政策介绍,使其熟悉就学的流程和必备条件,同时需要为期提供就学的相关资源,帮助办理和完善各种手续,从而促进流动儿童能够更快、更好地就近就学。

(2)流动儿童需要学校融入和学习适应

流动儿童入学初期,需要老师、同辈群体等关注和帮助,从而促进其快速适应学校生活。由于农村课程和城市课程的差异,一些流动儿童入学后很难跟上城市教育的节奏,需要必要的课后辅导、培训等,从而帮助其快速跟上学业。

4.4.3.4 社区适应及城市融入的需要

(1)流动儿童需要社区参与和支持

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信息不对称、社区积极性不强等因素影响,导致针对流动儿童的服务较少,流动儿童参与社区活动的比例非常低,因此需要社区提供更加丰富的社区活动,丰富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促进社区参与,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流动儿童父母繁忙,较少陪伴流动儿童,因此需要更多的社区照顾,需要社区为其提供多元的发展机会和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2)流动儿童需要城市融入和适应

由于普遍存在的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偏见和歧视,导致其很难融入社区生活,需要通过倡导、宣传活动减少歧视,通过邻里互动、互助等加强了解,营造包容、和谐的社区环境。同时帮助流动儿童快速熟悉社区,了解和认识城市资源,培养城市生活方式,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4.4.3.5 社会关注及政策支持的需要

(1)流动儿童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流动儿童需要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流动儿童问题需要其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层面共同发力。需要进一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倡导全社会关注流动儿童的问题,使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有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需要积极培养和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介入流动儿童服务,需要引导民间组织介入社区发挥作用,倡导政府、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作用,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国家、民族培养新一代的城市发展建设者。

(2)流动儿童需要良好的政策和福利服务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家庭的规模不断缩小,其功能也在在不断弱化和分化,家庭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流动儿童问题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家庭能够解决的范畴,需要从整体社会层面着手,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政策和方式应对日益突出的流动儿童问题。流动儿童的问题产生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所造成的结果,所以需要加强政策研究,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进行制度设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对流动儿童的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福利制度。

4.4.4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干预

流动儿童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因此在介入时需要整合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直接服务手法,也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倡导等间接工作手法,同时需要进行多层面的介入,本手册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实行“五位一体”的介入模式,即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几个层面出发,以生态系统理论、增能理论等为基础,通过综融的社会工作方法,多方面整合资源为流动儿童提供支持,努力实现“双赢互动”,为流动儿童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网络。

4.4.4.1 自身层面

(1)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① 心理问题。

针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流动儿童可通过个案、治疗小组等方式进行及时干预,针对流动儿童中普遍存在的自卑、交流能力不足等可开展抗逆小勇士、正向心理日营、情绪小管家等专项服务,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② 身体健康问题。

在服务中要及时发现有虐待或者迫使流动儿童过度劳动的现象并进行个案干预,同时针对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生活习惯不良的问题利用游戏等方式开展培训或者主题小组,培养其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勤洗手、讲卫生等。针对一些家庭由于经济困难或者过度节约无法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膳食等情况,可开展阳光营养计划、免费午餐等,为流动儿童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营养。

 ③ 安全问题。

可通过安全学堂、安全小达人、安全营会等方式为流动儿童提供安全培训,并通过演练、游戏等方式使其充分掌握应对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的方式。针对年幼的流动儿童可组织社区及企业等志愿者开展陪伴计划、定期探访等活动,降低流动儿童安全风险。

(2)提供多元发展机会

 ① 拓展兴趣。

针对流动儿童普遍缺乏艺术培养可开展绘画、音乐、舞蹈、国际象棋、书法等专项支持服务和兴趣小组,同时可开展玩转乐高、认识人工智能、我的航天梦、走进科学等主题活动,发展流动儿童多方面的兴趣、拓展视野,不断提升流动儿童的认知水平。

 ② 生涯辅导。

通过开展生涯规划小组、职业体验、参访世界 500 强、发现新职业等活动,对流动儿童进行理想教育,带领他们走进和感受各种职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

4.4.4.2 家庭层面

(1)促进家庭环境改善

 ① 改善经济环境。

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普遍存在的经济、财务问题,一方面通过整合爱心人士、企业等社会资源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单次或者长期的物质及金钱等专项救助计划,同时可采用为流动儿童及家庭购买保险、存储教育基金、提供理财管理相关培训等方式,提升其家庭对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② 改善物理环境。

针对流动儿童及家庭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可提供专项的空间改善计划,比较联合企业等为流动家庭进行家装改善服务,同时可开展家庭读书角、课桌计划等为流动儿童家庭学习提供条件,还可开展家庭安全大排查等项目,避免完全隐患,保障流动儿童居家安全。

(2)增强家庭支持功能

 ① 增强亲子关系。

通过个案的方式为亲子问题比较严重的家庭提供辅导,举办亲子美食、摄影、汇报等主题小组,培养亲子关系,发展流动儿童技能,同时还可举办“甜蜜约定”亲子夏令营、亲子嘉年华、亲子义工等项目,加强亲子交流、增强亲子感情。

 ② 促进家庭教育。

通过在学校或者社区开办家长学校,教授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技巧等,同时建立流动儿童家长之间的亲子教育互助小组,促进不同家庭之间的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培养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4.4.4.3 学校层面

(1)协助顺利就学

 ① 就学政策咨询。

针对流动儿童入学困难,为其提供流动儿童就学的相关政策咨询,了解就学的条件、程序等,帮助联络就学渠道,协助其快速、就近就学。

 ② 就学资源整合。

整合社区、企业等资源,帮助流动家庭办理居住证、计生证、购买社保证明、就业证明等各种证件资料,并倡导社区、企业、学校等主动为流动儿童就学提供帮助。加强与就读学校的联络,对相关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解决和应对流动儿童的问题。

(2)促进学校融入

 ① 加强师生支持。

通过对老师进行培训、辅导等,让其充分了解流动儿童需求,并学习流动儿童干预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技巧,使其在流动儿童入学以后能够尽可能的为其提供支持,同时在学校开办沟通小组、主题班会、互助小组等项目让流动儿童能够快速与学校师生熟识,促进彼此了解,并建立良好的同辈支持,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② 推动学业辅导。

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学习辅导小组、大哥哥大姐姐伴读计划等,将游戏教学、体验教学等理念深植其中,为初入学校或者学习方面有待改善的流动儿童提供优质、多元教育体验与学习机会,让其能够快速适应城市的教育节奏,同时培养流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4.4.4 社区层面

(1)增强社区参与和支持

 ① 提升社区参与。

通过专项志愿者培养计划等促进流动儿童的社区参与,比如发展环保小卫士、安全守卫队等,引导流动儿童共同参与社区的环境保护及安全维护等项目,同时也可定期组织流动儿童陪伴社区老人等流动儿童力所能及的社区关爱活动,不断提升流动儿童的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

 ② 加强社区支持。

通过开办 430 学校、临时托管中心、互助课堂、社区读书会、伴读计划等项目,为流动儿童课余时间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和丰富的社区生活,为父母无暇照顾的流动儿童提供的生活照顾服务,促进流动儿童与社区同辈群体的互动。同时还可结合中国的传统佳节开展社区流动儿童主题关爱活动,如六一活动、端午节慰问、中秋节才艺秀、春节坝坝宴等,一方面送去社区对于流动儿童及家庭的关爱,另一方面也为流动儿童参与社区服务,展示自己提供渠道。另外还可通过流动儿童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安全大扫描等专项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促进城市适应和融入

 ① 提升城市认知。

通过社区放大镜、绘制社区地图、举办玩转城市夏令营、发现中国城市旅行计划等主题项目,带领流动儿童熟悉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并带领走出其生活和学习的“小世界”,通过体验性、主题性探访活动,增强流动儿童对社区、城市资源的了解与应用,掌握自主独立的城市生活技能,并增强其对于生活社区及城市的认同和热爱。

 ② 加强邻里关怀。

通过举办邻里互动嘉年华、社区同乡会、流动家庭与城市家庭互助结对等项目,促进流动儿童及家庭与所生活社区其他家庭的互动,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促进流动儿童社区适应。

4.4.4.5 社会层面

(1)提升社会关注度

 ① 利用媒体加强宣传。

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并号召全社会关爱和保护流动儿童,减少和消除社会歧视、排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② 整合链接多方资源。

通过设计专项链接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基金会、政府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参与流动儿童的服务,如链接爱心人士为流动儿童提供经济援助、学业辅导、心灵陪伴、职业指导等;链接企业为大龄流动儿童提供就业机会,加强对企业流动家庭关爱等;链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转介、资源共享等;链接基金会、政府等为流动儿童服务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等。

 ③ 孵化培育流动儿童服务团体和组织。

针对目前流动儿童服务机构及团体还比较欠缺的情况,整合社会资源号召更多的人和组织投入到流动儿童服务中,大力推动流动儿童服务专业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培育和发展,为其提供场地、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并不断加强其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满足流动儿童多方面的需求。

(2)推动政策及服务的完善

 ① 政策推动。

结合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开展政策研究,努力推动政策改革,从而为流动儿童就学、就业、健康保障等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同时推动社会工作进一步介入流动儿童服务,比如学校社工的岗位设立、相关儿童服务部门的社工岗位设立等。倡导建立专项加强对流动儿童服务领域相关人员的培训、激励,比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社区儿童工作人员、社工机构社工等。

 ② 服务研究。

结合流动儿童需要研发各种特色鲜明、适切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全方位、无缝隙服务流动儿童,同时结合实务开展研究,不断总结服务经验,丰富服务理论、知识和技巧,更好的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4.4.5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

流动儿童服务管理与其他类儿童服务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员管理、进度管理、资料管理、时间管理、资金管理、评估等,具体参照社会工作服务管理,这里针对流动儿童流动的特殊性,仅对流动儿童的筛查、确认和转介进行说明。

4.4.5.1 筛查及确认

流动儿童的流动性比较强,因此社区对于流动儿童信息的掌握比较缺乏,当社会工作者或者机构介入社区进行流动儿童服务时,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现和确认流动儿童,然后再进行细致、深入的需求评估,从而找准需求进行服务设计。流动儿童的筛查及确认主要方法有:

(1) 查询资料。

通过查询文献、研究资料等了解流动儿童的特点和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流动儿童。同时可以通过查询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内其他相关儿童服务机构的资料,了解社区流动儿童服务状况及流动儿童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但是由于流动儿童流动性很强,有一些资料可能不具时效性,因此需要通过走访、电话访谈等进一步确认。

(2)访谈社区、派出所相关人员。

当前政策要求定期对社区流动人口及其家庭进行普查,因此社区和派出所有一些基本的数据和资料。社区负责流动人口管理的专干和社区协警普遍对社区流动儿童有一些了解,可以通过访谈他们掌握一些流动儿童的资料和信息。

(3)社区走访。

流动儿童一般住在城市里面的“城中村”或者老旧院落里面,有一些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因此首先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进行走访。另外也可以走访社区菜市场、小商品店等,这些很多都是流动家庭开办的。其次可借助社区居民代表、楼栋长、物管等进行确认。如果前面三种方法都无法找到服务对象,则可以采用“扫楼”的方式逐家逐户进行探访。

(4)联系学校。

看社区周边是否存在农民工子弟校,通过学校可以确认在读的本社区的流动儿童。同时针对低年段的流动儿童,很多都就读在比较低价的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很多分布在居民楼里、市场门店等位置。

4.4.5.2 转介

由于流动儿童流动性很强,而且其面临的问题可能较复杂,单方面依靠社工无法为其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对服务进行转介。转介情况、转介方法参考其他儿童服务,这里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转介资源的储备和服务的跟进。

流动儿童流动区域普遍比较大,很多都是跨市、跨省的流动,极大的增加了转介的难度,在实际服务中,很多时候并没办法找到转介的资源,因此需要我们在服务中不断积累相关 的转介资源,从而更好的提供转介服务,需要积累的资源包括:

(1)政府、政策资源。

首先要熟悉所有相关流动儿童的政策,了解不同政策实施对应的部门,在流动儿童需要帮助时才能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同时要掌握政府相关儿童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职责,如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当流动儿童需要相关服务时可以介入。

(2)机构、基金会等资源。

了解和熟悉流动儿童相关服务机构以及目前在执行的项目,建立和加入流动儿童服务网络。通过参加各种流动儿童及家庭服务研讨会、学术会等,结实不同地区的流动儿童服务机构并与之建立联系。建立基金会名录,将资助儿童类基金会整合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资助范围、资助条件、资助内容等,比如针对儿童救助的基金会,当遇到流动儿童遭遇重大疾病便可以进行转介。

(3)新闻媒体资源。

社工需要具有较强的宣传意识,流动儿童作为社会弱势人群,当期遇到问题需要转介是可利用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并寻找接收对象,因此需要我们掌握和运用媒体资源。 需要值得一提的事,在实际服务中常常无法及时为流动儿童服务找到转介对象,那就需要进一步做好跟进的服务,可在与服务对象协商的基础上采用定期电话等方式进行跟进。

案例

小组活动案例

小组活动案例

“彩虹的天空”儿童抗逆力小组策划书

1、活动背景

流动儿童相对于普通儿童更容易出现自卑、缺乏自信心,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情况。在前期的走访和观察中,社工发现他们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敢尝试,逃避跟不熟悉的人沟通,心灵脆弱,自控能力差。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不能及时得到宣泄和疏解,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更容易出现认知偏差,难以适应变化,甚至出现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中心将开展儿童抗逆力小组,希望通过小组使儿童了解抗逆力,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抗逆力能力培养。

2、理论基础

(1)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一组个人间的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一个人所能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2)抗逆力理论

抗逆力即面对磨难而抗争的一种能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苦难并不一定带来严重的伤害,使案主无法恢复到原来的转台或影响案主的发展;如果激发案主的保护性因素,与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激发案主的抗逆力,案主就可以成功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良好的适应环境。通过抗逆力的运用,目的是让组员意识到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压力,可以通过激发自身的抗逆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利用环境中的有力资源来达到适应状态,如图1。

抗逆力运作模型

图 1 抗逆力运作模型

(3)合理情绪治疗理论(ABC 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如图2。

ABC理论模型

图 2 ABC理论模型

3、活动目的

(1)挖掘潜能,增强流动儿童的自信心

(2)培养并加强成员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流动儿童的抗逆力

4、活动时间及次数 : 2017 年 5 月 7 日 -2017 年 6 月 11 日,每周一节,共六节 5、活动地点:社工站 6、参与对象:流动儿童 7、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

8、应急预案

(1)安全保障:活动现场安排社工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现场工作人员事先与熟悉现场,遇到地震、火灾等突发状况时工作人员及时疏散人群,确保参加活动的同学从不同出口安全退场。

(2)工作保障:所有活动责任落实到人,社工与组员之间做到及时沟通,发送消息需确认并及时回复。

(3)物资保障:活动过程中所需物资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免活动正式开始时物资不够或短缺。

(4)设备保障:活动前一个小时社工到达活动地点确认负责的设备准备就绪。

(5)组员保障:

 ①参与人员不够。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已参加者,多方面宣传。

 ②组员不够投入。增强游戏互动性,社工积极引导,贴合参与者需求。

 ③组员未能连续参加小组。强调小组的连续性,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9、评估计划

(1)工作人员自我评估

(2)小组成员评估:

每次活动结束前,都鼓励组员对本次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全部结束后,所有组员填写对整个小组的评估表。

(3)观察员评估

其他同学作为旁观者给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4)督导评估

活动结束后,由社工中心督导点评本次活动。

10、经费预算(略)

11、参考文献

刘梦《小组工作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附件

第一节 “初相识”见面会

活动名称:“初相

识”见面会

活动目标:建立关系;组员相互认识;了解小组目的,建立小组规则。

活动地点:镇群团服务中心

活动时间:2017/5/7

活动时长:1 小时左右

负责人:邹宇

初相识见面会

第二节 沟通大秘密

活动名称:沟通大秘密

活动目标:增进组员间的了解和认识,让成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心情,找到应对的方法。

活动地点:镇群团服务中心

活动时间:2017/5/10

活动时长:1 小时左右

负责人:邹宇

沟通大秘密

第三节 人际对对碰

活动名称:“人际对对碰”

活动目标:1、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2、通过手工制作,认识到团队参与的重要性;3、引导儿童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负面情绪,掌握管理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地点:镇群团服务中心

活动时间:2017/5/12

活动时长:1 小时左右

负责人:邹宇

人际对对碰

第四节 看看我最棒

活动名称:看看我最棒

活动目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从而增加组员自信心,肯定自我,相信自我。

活动地点:镇群团服务中心

活动时间:2017/5/19

活动时长:1 小时左右

负责人:邹宇

具体内容:(略)

第五节 潜力无限大

活动名称:潜力无限大

活动目标:引导组员正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组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地点:镇群团服务中心

活动时间:2017/5/26

活动时长:1 小时左右

负责人:邹宇

具体内容:(略)

第六节 我们是一家人

活动名称:我们是一家人

活动目标:小组结业,成员分享,巩固已有改变。

活动地点:镇群团服务中心

活动时间:2017/6/2

活动时长:1 小时左右

负责人:邹宇

具体内容:(略)

“满天星”家庭志愿者小组计划书

一、活动背景

流动家庭普遍存在社区融入难的问题,本项目主要开展为社区的流动人员服务,目标是搭建流动人员社区支持网络,探索流动人员社区照顾模式。让社区居民真正关心和接纳流动家庭,促进流动家庭真正融入到社区中。项目将面向社区招募志愿者家庭以结对的方式向流动家庭及流动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招募社区普通家庭作为志愿者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家庭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但是对于服务对象的特点、以及怎样帮助他们并不了解,同时整个项目的服务内容及服务形式也不太清楚。通常并不是有善心、想要帮助别人就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志愿者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包括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明确服务内容及服务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同时许多家庭想带着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多体验社会实践。虽然如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不是所有具有爱心的人都适合担当志愿者,志愿者也需要培训来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特别是志愿者家庭,更需要厘清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及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需求分析

(1)需要提升志愿者家庭的志愿服务意识

志愿者家庭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初衷不一,有的家庭是希望孩子在社会实践方面多一些经历,有的希望孩子能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有的希望能够帮助到社区内有需要的人。总体说来,志愿者家庭对于志愿者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对于志愿者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对他们开展专业的小组服务,让他们了解志愿的精神、志愿者的行为准则。

(2)需要提升志愿者家庭的专业服务水平和服务技巧

志愿者家庭在参与家庭志愿者之前,几乎都没有参与过类似的志愿服务。在与服务对象的交往方面,不知道应当遵循哪些准则。比如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保密、不批判、案主自决等。作为特殊的服务群体,在某些方面比较敏感,不希望别人打探隐私等。志愿者家庭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应当注意和避免类似的问题,以免对服务对象造成伤害。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是由 5 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通过小组的形式把一些有相同意愿和兴趣的人召集起来,在互动和工作员的引导下,学习义工服务的技巧等,有助于组员在今后的服务中提高服务水平,做到自我实现。

(2)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人在社会的联系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个人可维持其社会身份,获得情感及物质支持,并能获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它可以降低救助对象在独自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对改善社会救助人员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非正式网络的建立,社区非正式网络通常由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志愿者、社区领袖和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

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提供及时、快捷、实质性的日常生活起居援助,包括起居生活的照顾、经济的支持等;在因孤寂导致的生理及心理的不协调时可以为救助对象提供情感支持;同时将社区服务资料和信息及时传达给社区社会救助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大的便利。

四、活动目标

提升志愿者家庭的志愿服务意识及志愿服务能力。

五、服务对象

在社区招募的 10 组志愿者家庭。

六、小组特征

成长、支持性小组

七、招募方法

(1)在各社区公示栏粘贴海报进行宣传招募。

(2)在学校粘贴海报进行宣传招募。

(3)在已有的服务对象中进行宣传招募。

(4)链接社区、社会组织资源,由社区、社会组织推荐合适的志愿者家庭。

八、活动计划

(略)

4.5 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4.5.1 定义与分类

4.5.1.1 留守儿童

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 16 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映为小学和初中。

4.5.1.2.留守儿童的分类

根据留守儿童留守方式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以下 4 种类型:

1、自我留守型:父母双方均外出,单独留守的儿童;

2、“单亲”留守型:父母一方外出,与另一方一起留守的儿童;

3、隔代监护型:即父母双方均外出,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4、上代寄养型:即父母双方均外出,同与父母同辈的亲戚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其中只有第一类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留”、“守”儿童,后三类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侧重于“留守”的责任不大。

4.5.2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4.5.2.1 生活照料问题。

父母外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质量下降。比如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受到影响,饭菜质量差、良好的生活习惯难以养成等。且由于隔代监护类型的监护人多为年龄偏大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所以这类留守儿童很难得到高质量的生活照料,有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反向照顾监护人,会变成一种双向监护或逆向监护。

4.5.2.2 安全问题

儿童防护能力弱,自律性差,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本身就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加上部分留守儿童的监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留守儿童被拐卖或遭受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女孩受到性侵害后,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4.5.2.3 学习问题

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无力监督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由祖父母照顾的孩子由于其对孩子的溺爱和文化水平较低,由亲戚朋友代做监护人的也难与孩子沟通,也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差。

4.5.2.4 心理品行与社会交往问题

留守儿童特别是男性儿童极易叛逆,加上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监管不力,教育不严,留守儿童因此缺乏良好的家庭管束。部分留守儿童经常违反校纪,在学校里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顶撞老师、欺凌同学、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隔离,情感上处于严重的不满足状态,社会支持不足,导致期偏差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容易形成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

4.5.3 留守儿童的需求

4.5.3.1 情感的需要

情感的需求体现为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希望得到父母和陪伴和照顾,主要通过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被父母呵护来实现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希望父母只是给予物资上的满足,而是希望父母能够在自己的身边,期待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呵护。另外,情感的需要还体现为留守儿童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留守儿童因为隔代监护或者寄养在亲戚家里,在沟通上会有些局限,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也没有得到必要地回应,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4.5.3.2 安全的需要

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上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有研究显示,亲属抚养的儿童比一般的儿童在身体虐待、被忽视和性虐待等方面出现的机率要高。因此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学习更多的自我保护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4.5.3.3 家庭教育的需要

儿童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进行指引和辅导,协助孩子解决课业难题,同时着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孩子各方面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隔代教育或亲戚寄养往往容易忽略对儿童的教育,他们也代替不了父母的教育。因此学校特别关注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留守儿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5.3.4 良好社会交往的需要

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人际互动,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人际交往中得不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很多时候任性而为,自我行为调节能力不足,缺乏自信。留守儿童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好的适应性强的行为模式,更好地与他人互动,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状态的能力。

4.5.4 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介入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绝不仅仅是务工家庭自身或农村社区的问题,留守儿童有权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权,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实务中,需要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开展服务,也需要整合各方资源,从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媒体、企业以及志愿者等方面出发,建立起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让留守儿童有爱不孤单,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4.5.4.1 个人层面

(1)身心健康发展

 ①情感支持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社会工作,运用接纳、同理、鼓励、支持等技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帮助留守儿童减轻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如“书信悄悄话”,主要鼓励留守儿童写信给社工,表达其感受、宣泄倾诉自我生活的点滴。社工还可开展支持性小组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以及自我意识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环境,去理解自己的父母,从而获得必要地情感支持。

 ②身体健康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青春期的秘密小组活动,让留守儿童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身体发展情况,另外整合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的社区环境,提升留守儿童的膳食质量,合理饮食搭配,让留守儿童可以得到必要的营养。

 ③安全教育

有研究显示,亲属抚养的儿童比一般的儿童在身体虐待、被忽视和性虐待等方面出现的机率要高,对于留守儿童可以开展安全知识培训与演练、以及自我保护主题活动,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利用社区亲情活动室、校外辅导站等活动场地,吸引儿童阅读图书、开展兴趣活动,从而减少了儿童去网吧、游戏厅、公共场所游玩的时间,从身心上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

(2)学业提升

社会工作者整合志愿者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的个别学业辅导和集中课后学习辅导。重点督促留守儿童完成当日的家庭作业,同时穿插一些兴趣活动,在学习的同时,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3) 自我发展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成长小组,去提升留守儿童的自我照顾能力,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好的适应性强的行为模式,更好地与他人互动,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状态的能力。

4.5.4.2 家庭层面

(1)加强家庭教育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训讲座,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指导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引,导用新理念对于子女进行教育和管理管理,提高他们对孩子的责任心,促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的轨道。

(2)促进亲子关系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亲子互动主题活动,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对于长期不在家的父母,通过“亲情电话”为留寸儿童和外出务工的父母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条件,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频次,通过“留守儿童进城见爸妈”活动,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4.5.4.3 学校层面

(1) 建立学校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和学校老师开展定期的互动会,沟通和交流留守儿童近期的情况,一起探讨教育方式,分享教育心得,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学校建立起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网络。

(2) 协助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工课堂,去完善学校课程所缺失的部分,以兴趣课堂和成长课堂为主,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制定符合留守儿童兴趣和发展的课程,训练留守儿童的社会技能以及情绪处理技巧,促进和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

4.5.4.4 社区层面

(1)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留守儿童活动室,携手社区关工委开展留守儿童开展“心灵港湾”、“阳光小屋”等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同时在社区做好留守儿童保护宣传倡导活动,呼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留守儿童的保护与关爱行动中来。

(2)促进参与社区与融入

社会工作者可以招募并培训留守儿童,提升其社区参与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指导留守儿童参与社区服务,比如环保小卫士、爱老助老小天使,让留守儿童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融入社区。

4.5.4.5 社会层面

(1)促进政策倡导

将留守儿童的现状,反馈给有关部门 , 进行政策的倡导与福利输送将党和政府的福利传递到留守儿童家庭之中。

(2) 提升关注度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关注和报道,通过媒体报道,让社会了解留守童现状,大力宣传社会工作帮扶留守儿童的典型案例,让社会了解社工的助人角色,使其发挥自身组织利动员的优势以及媒体基本的协调与整合功能,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吸收各方面的积极要素来组织一些活动,增加社会互动和对话,从而促进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推动国家针对留守儿童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以这些方式关爱和帮助了留守儿童。

(3) 整合多方资源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资源整合,链接企业资源,吸引企业给贫困家庭留守儿童提供帮助,比如资助学费、生活费,捐赠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等。通过链接志愿者资源,为留守儿童制定一对一的帮扶计划,促进留守儿童课业学习和情感支持。宣传、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公安、司法、工青妇等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整体联动机制,一起关注到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服务于有需要地留守儿童,建立起留守儿童的帮扶机制。

4.5.4.6 留守儿童的管理

(1)筛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① 留守儿童分类登记。

根据留守儿童的四种类型即,自我留守型、“单亲”留守型、隔代监护型、上代寄养型进行分类登记。

 ② 登记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情绪和行为状况;学业状况;人际关系等。

 ③ 家人和监护人基本情况。

包括家长姓名、年龄、婚姻情况、家庭详细地址、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看护人或其委托看护人的职业、婚姻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将登记在册的留守儿童建立个案成长档案,特别是重点关注的留守儿童,社工要对其参与社工站的小组 / 社区活动中的表现、家访记录、心理辅导等做好记录或参与活动的成果。

案例

留守儿童及家庭服务项目

留守儿童及家庭服务项目

留守儿童小组社会工作案例

留守儿童小组社会工作案例

附:小小摄影家活动

一、小组名称:小小摄影家成长小组

二、活动背景

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芦山县仁加村 95% 以上的房屋倒塌损坏,自 2013 年 8 月开始灾后重建,截止 2015 年 12 月,重建工作进入尾声, 大量土地被流转,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儿童和老人生活,致使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关注缺乏,安全保护不佳,身心健康难以正向发展。目前,仁 加村约有 4500 余人,儿童青少年约 400 余人,其中前坝,后坝组、大岩腔组约有 150 余人,有一所七一仁加学校。

2013 年 4 月 21 日至今,成都心家园链接社会各界资源,通过长期陪伴、专业活动、社区融合、公益实践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心理关爱、青少年教育、社区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目前成都心家园经过 3 年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在仁加村组建、孵化并培育起了一支 6 人乡工小组,通过 2014—2015 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成功的培养了以李传俊、石正敏、石学明等为代表的乡工骨干,熟练地掌握了社区走访技巧,儿童陪伴手法,社区融合活动的策划,执行,报告以及宣传等。随着仁加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成都心家园想在服务普通儿童的前提下,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活动,也使得本土乡工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实践,有所探索。

根据社区的需求和心家园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坚守芦山 3 年开展工作的基础,计划针对 3 个村小组的留守儿童开展社工服务,通过“学习 + 娱乐 + 成长”的模式深入引导儿童身心正向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关注其家庭,引导家庭参与陪伴其个人成长。

三、理念依据: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米德认为,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其中并无先天成份。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 (I) 与客体的我 (Me) 之间的互动过程。就好像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那看到了自己,并且认为那是真正的自己。

互动模式亦称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给予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之间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及其效果。互动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小组是个人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的有效场所;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发掘组员的自身潜能,增强他们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的信心、知识和能力。小小摄影家成长小组,在互动过程中引导组员更好的去发现他人的优点,促进组员的沟通与协助,增强组员的社交能力。

四、小组对象:某村(10 至 12 岁)留守儿童

五、小组目标:

总目标:利用资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环境让他们可以自主自愿自乐的参与其中,吸引更多的社区资源,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

  1. 提升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将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灵活的运用,通过活动使孩子掌握简单的摄影技术及技巧,能使用相机采集照片,并能对其进行筛选。
  2. 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3. 锻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延伸至生活,让孩子感受春的气息,发现家乡的美。
  4. 提高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将自己融入集体,增强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及归属感。

六、招募计划:

  1. 组员来源:某村的留守儿童
  2. 宣传、招募方法:对某村 150 余名留守儿童进行家庭走访宣传招募
  3. 招募时间:2016 年 3 月 1 日至 31 日

七、小组的性质:开放式小组、成长小组。

八、小组的周期与聚会次数:每月一次,共 6 节。

九、小组人数:5—10 人。

十、小组计划和日程

小组计划和日程

十一、所需资源

(1)人力资源:社工 4 名。2名社工每节小组全程参与(主带、副带),2名社工作为行政人员及观察者、拍摄者、记录者、情境模拟者等;督导1名。

(2)财力资源:活动经费。

(3)物力资源:办公场地、活动物资。

十二、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问题和应变计划

十三、经费预算(略)

十四、评估方法

  1. 过程评估:对于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对社工的表现和技巧进行评估,总结分析每次小组活动过程中社工使用的服务技巧是否恰当,是否带来组员的积极改变。
  2. 结果评估:在小组结束时进行,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变现等方面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3. 小组组员的反馈、同事和督导的意见和建议。

十五、小组活动流程表(略)